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本溪30亿吨大铁矿三谜团:震撼储量有无开采价值 投资成开采难题 -9城市将出台家电"以旧换新"细则 车辆购置税改革将在年底前完成 -郴州列车相撞3死60余伤/组图 上行线恢复通行 铁道部长赶往现场 -“全球央行”开始运作 承担监管改造重任 -川渝至长江中下游暴雨 重庆暴雨已致近20万人受灾 华北晴热难退 -上海开始检测倒塌楼房结构 传补偿标准为12500元/平米 影响楼市 -成品油新一轮调价或推迟 上轮调价未到位 开征碳税传闻子虚乌有 -桂林三金网上申购 打新备忘录 预计中签率0.5% 证监会回应投诉 -中国超级智库吸港澳精英 拟全球推介 -人大常委会批准08年中央决算 废止8部法律 通过新统计法 实录
首页>>人口动态
南京农民工入户籍新政出台半年仅一人落户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6 月 2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1991年就来到江苏省南京市打工的安徽省阜阳市农民刘国彦,最近拿到了他的第一张南京身份证,成为自南京出台优秀农民工落户南京新政后的农民工落户南京第一人。

去年11月,南京市出台了《关于做好南京市优秀农民工落户城镇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文件规定,在南京市获得市以上党委、政府、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流动人口工作领导小组表彰、嘉奖或授予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的外来务工人员,可自愿申请落户南京市城镇户口。而刘国彦曾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完全符合落户要求。今年初,刘国彦到下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落户。当南京的户口本和身份证拿到手后,刘国彦充满自豪:“这是政府给我的荣誉,是我作为一个外乡人在南京扎下根基的本钱。”

但是,据记者了解,仅去年全国首次评选优秀农民工,南京就有50人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农民工称号。按政策,他们只要申请,就可以把户口迁入南京。可据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孙斌说,“除了刘国彦,到目前为止,没有其他优秀农民工申报落户。”

南京市公安部门也证实,除刘国彦,没有其他优秀农民工再去办理过落户手续。

这些符合政策的优秀农民工,为什么对落户南京不感兴趣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家的地舍不得放弃。

刘国彦递交落户申请时,下关区就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徐金成曾找到区里另一位符合要求的优秀农民工,当问他想不想落户时遭到了谢绝,因为对方“舍不得老家的地”。而这也是其他人的共同理由。

2006年,从连云港来南京打工已13年的刘玉荣夫妻俩在仙鹤街附近买下7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但3年来,他们一直没把户口迁到南京,“老家还有8亩地,老人在家种,如果户口迁走,地就要被收回了。”刘玉荣算了一笔账,每亩地至少能收350千克小麦,现在小麦的收购价是每千克1.6元,8亩小麦能卖4480元,庄稼一年两熟,再加上8亩地一年的分红是1600元,种地的收益超过1万元,“这笔钱足够老人在农村生活了。”

其实,户口不在南京,对刘玉荣一家的生活还是有影响的,比如孩子上学。他15岁的儿子现在上初中,上小学时交了1万元择校费,小升初虽没有交钱,但上高中肯定还要择校,而且中考、高考都必须回老家考试,刘玉荣说起这事就烦心。但他还是宁愿把户口留在老家。因为“只要农村有块地,就有了退路”。

面对50名优秀农民工中仅一人要求落户的情况,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必祥教授认为,迁不迁户口是一道利益比较的选择题,保留农村户口意味着有土地、有收益,而获得城市户口,意味着永久居住权。但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具有不稳定性,如果“转战”其他城市,永久居住权就失去了意义,为此放弃土地收益,显然不划算。

记者认为,朱教授的看法颇有道理。因为记者自己就有从农村来打工的农民工亲戚。从记者对这些亲戚的了解,以及与许多农民工兄弟(从一般到优秀)的接触,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户口背后的福利,比如孩子入学(及相应的中考、高考)、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招工、入学等“同城待遇”。但遗憾的是,目前耸立在这些领域的壁垒却更高了。比如农民工孩子的入学,现在虽然可以就近入学,但由于现在的高考“以省划界”,记者的一个河北籍亲戚就不得不让他的孩子一个人回河北省的农村上高中。本报记者 蒋德

来源: 法制日报

相关文章:
农民工进城:由“候鸟式”流动转向迁徙式流动
“购房落户”可能成为上海居住证转户口隐性条件
太原8月起居住证取代暂住证 连住五年转常住户口
上海人户分离严重 代表吁剥离部分与户籍挂钩福利
上海人保部门:首批"居转户"受益者2个月后产生
上海40名全国优秀民工成“居转户”首批受益者
生孩子成"不可能的任务" 80后集体遭遇生育危机
山西:全省总人口调查显示性别失调基本缓解
图片新闻:
新能源成四万亿首个项目 拉动内需4000亿(附受益股)
首批国产抗甲流药品下线 中国版"达菲"名称为"奥尔菲"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