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床位约到了10月份
潜在的风险并没有阻碍准妈妈们南下的征程。
在中介公司描绘的“香港生子路线图”上,深圳罗湖口岸成了一个重要的进出通道。第一次前往香港,准妈妈将被安排在指定的医院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并领到一张分娩预约证明。怀孕37周时抵达深圳进行待产,两周后通过罗湖口岸进入香港进行第二次产前检查。随后她们便会住进医院,直到孩子降生后的5个工作日,办齐所有相关手续,带着她们的“香港仔”通过罗湖口岸离港返京。
内地孕妇团规模之庞大,连她们自己都感到惊讶。一位妈妈在网上论坛中回忆自己的赴港经历时说,医院里到了探视时间,随处都能看见说着普通话、拿着港澳通行证的内地亲戚。在通过罗湖口岸时,她听到一则趣闻,有个早产的孕妇没来得及过罗湖桥,就生下了孩子,“只差一步之遥啊!”
由于内地妈妈的大量涌入,香港一些医院出现了“床位危机”。邱丽前去咨询的中介公司,通常都会将孕妇带到香港仁安医院,这家位于香港新界东区的私立医院共有近400张床位,虽然才刚6月,但医院连10月份的床位都预约满了。
由此产生的私立医院价格高企,已经引起了香港本地居民的不满。香港医管局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时在港生子的内地孕妇只有620名,到2004年时便突破了1万人,如今在香港公立医院分娩的孕妇,每三个人中便有一位内地孕妇。当地媒体甚至一度用“霸床”之类的词汇来揶揄内地孕妇。
“床位都要乞,交税为啲乜?”香港本地孕妇在一次抗议行动中打出这样的粤语口号,换做普通话,大意是说,“既然床位都难求,为什么还要交税?”
“终身保险”是不是“水中月”?
对于很多准妈妈来说,赴港生子仅仅是为了中介机构推销业务时所说的“香港优势”。工作人员这样告诉邱丽:“香港仔”可以享受12年免费教育福利;他们持有香港护照,到全球130多个国家都可以免签证;他们可以在60岁之后领取香港的养老金,“这就相当于买了一份终身保险。”
然而这一切未必能够全部应验。
“香港仔”所能享受的12年免费教育福利,仅在香港本地上学才能有效;如果这些孩子在北京接受教育,则需要办理借读手续,“和外地孩子一样对待”。工作人员承认,一些“香港仔”的父母为了得到香港的免费教育,不得不舍近求远长年租住在深圳,每天接送孩子往返深港两地上学。
被称做“终身保险”的香港养老金福利制度,似乎也并不如其宣称的那样可靠。早在几年前,内地孕妇赴港生子便引起特区政府的注意,相关法律条款将被修改的传闻也一直存在。与此同时,计生委有关官员近年来曾多次强调,内地孕妇赴港生子,如果其孩子取得居港权,将丧失内地的户籍和福利。
一场不公平的人生竞赛
也许只有在面对高考的时候,“香港仔”确实可以赢在起跑线上。
在完成高中学业后,“香港仔”无需参加内地的高考,而只需要准备面对“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湾省学生考试”。根据教育部下属有关部门发布的招生简章,只要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便具有报名应试的资格。
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称,这一考试的难度要比高考容易许多,并且很多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要比高考分数线低200分左右。而这些“香港仔”上学后所需要缴纳的学杂费标准,和内地普通学生完全一致。另外,如果他们连这样的考试也应付不了,还可以参加香港高中会考,赴港上大学。
然而一些内地家长却对此颇为反感。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内地“香港仔”都会回到内地生活。这意味着他们成长过程中真正消耗的是来自内地的医疗、教育等资源,甚至连求职就业都要和内地同龄人共同竞争。“一位北京家长认为,如果这就叫做“赢在起跑线上”,那么不妨说这场竞赛原本就不公平。
在网上论坛中,有人说:“内地和香港之间经济水平、福利待遇的差距日渐缩小,香港大学也已从内地招收学生,我不明白一个香港户口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这位网民认为,也许当孩子长大之后,香港居民身份的优越感恐怕早已荡然无存。
调查手记
60年的事儿谁说得清
记者在采访时有幸看到了几个北京“香港仔”的证件照,这些孩子天真的表情与成人们的争执毫无关联。孩子没有错,他们的父母似乎也没有做错什么,至少他们在完成赴港生子的过程中,似乎并没有违反内地和香港的任何一条法律;以此为前提,将孩子生在北京还是香港,纯粹是个人的自由选择。
抛开社会公共资源和道义不谈,这道选择题妈妈们该不该做?做对了吗?当成千上万的内地孕妇团奔赴香港生子时,这已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演变成了一种社会潮流。导致出现这种非正常流向的根源,在于内地和香港之间客观存在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生活水平的落差。妈妈们为孩子谋求一个美好的未来,于公于私本无可厚非,但需要提醒的是,这种选择的背后隐藏着一种短视的风险。
我们承认两地之间的现实落差,同时也应当看到这一差异正在逐渐缩小,甚至有逆流的趋势。在这个变动的过程中,谁又胆敢预言得出,60年之后两地的社会环境会处于何种形势?用今天的价值去判断明天的行情,那更像是赌博。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命运被莫名其妙当做筹码,恐怕才是最不公正的事情。既然人生是属于他们的,那么不妨还是把选择权留给他们去做主吧。(记者 周健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