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模式和自我坐标 中国社会或现"M型"分化 中产阶层凹陷 -中国重提科研举国体制 突破16个项目 每年储备百枚巡航导弹 -世界杯32强最终23人阵容名单 恐怖袭击与性病考验南非世界杯 -日本首相鸠山辞职 含泪告别 简历 回顾首相之路 菅直人或继任 -财政部公布新疆资源税改革方案 税率5% 市场担忧消费者埋单 -全国人大财经委拟建言减税助企业提工资 贫富差距逼近社会红线 -温家宝谈"天安号":朝韩若冲突中国难幸免 不袒护任何一方 实录 -工商总局:网店7月1日起实名制 记录存两年 违规最高罚三万 全文 -世贸指责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 消息称中国将只允许国企开采稀土 -黄光裕被指耗几十亿网罗上千官员 河南明星安监局长受贿2500万
首页>>发展观察
专访:鸠山辞职给日本政坛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6 月 02 日 
关键词: 鸠山辞职 日本首相 鸠山由纪夫 社民党 政权 辞职 日本广播协会 美军 普天间 官邸 冲绳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闫帅南)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2日在执政的民主党众参两院议员全体会议上宣布辞去首相职务。鸠山表示,他愿为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和社民党退出执政联盟等承担责任,辞去首相职务。与此同时,鸠山还要求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辞职。就这一事件本网第一时间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以下为专访内容:

新闻人物:鸠山由纪夫

问: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2日上午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辞去首相职务。鸠山突然辞职的原因是什么?

高洪:最近一个时期,鸠山政权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普天间基地搬迁最终屈从了美国的压力,回到自民党原有的方案,这使民主党的政治公信力下降,鸠山国民支持率跌到了18%—19%以下,而且有继续下滑的势头。加之自民党、民主党联合政权对美政策脱离了联合政权,使得联合执政的政治运营过程越来越困难。这样一来,民主党内部要求首相下台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6月1日晚些时候,鸠山、小泽一郎和民主党参议会议长三个人进行协调时还想继续干下去,但是到了6月2号上午,他已经觉得无法控制局面,决定辞职。小泽一郎受到鸠山的连动影响,也宣布辞职。这两个人同时辞职,意味着民主党联合政权的首相和党内实际控制者同时辞职,这给日本政局带来了很大的权力真空。

从鸠山辞职的原因上看,普天间军事基地问题和党内逼宫是互为因果的,如果很好的处理了普天间问题,党内的后继者或者党内觊觎首相权利的“内部敌人”就没有进攻他的余地。反过来讲,这种党内的接替者或者咄咄逼人的挑战者不断崛起,也使得他在处理对美关系上缩手缩脚,最后弄的满盘皆输。现在普天间基地已经尘埃落地,那党内逼宫就成为迫使他下台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鸠山和小泽同时辞职对日本政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高洪:首相和干事长同时辞职,造成的影响犹如给日本政坛投下一枚重磅炸弹,甚至牵扯到国家运营的整体运转情况,冲击力比自民党前几年每一年就有一个首相辞职的冲击力还要大。日本国民对民主党寄予厚望,认为它会改变自民党的局面,甚至有人说日本政局将进入稳定的两党轮替时期。然而,在鸠山执政大半年时间,问题不断,所以有人开始讥讽说日本开始进入一个失落的十年,现在鸠山政权这种状况俨然是在走向失落的二十年。

这大半年中,鸠山在政治上没有象样的建树,只是把政治家和官僚系统的政官关系调整的更加不正常了。自民党时期,尽管首相、内阁、政党系统的政治运转不断的发生变化,可是公务员系统是相对稳定的,日本国家机器运转正常,所以那个时候频繁更换首相对日本老百姓的政治生活没有受到直接的影响。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民主党是新政权,它在不断的调整和公务员的关系,这个时候公务员在等待,民主党自己如果不断走马灯一样更换党首,那日本政治将乱的一塌糊涂。

来源: 新华网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温家宝与鸠山会谈 启动落实东海问题 两国决定重建总理热线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请辞 回顾九个月首相之路
日本首相鸠山宣布辞职 未能兑现选举承诺
新闻人物:鸠山由纪夫/简历
鸠山泪水湿眼眶 鞠躬辞职[组图]
专访:鸠山辞职给日本政坛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日本首相鸠山表示辞职 新财相菅直人或继任
香港文汇报:鸠山再成“美日同盟”牺牲品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正式表示将辞职(简历)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向官员表示将辞职
图片新闻:
六大税制改革引关注 新一轮税改提速:突出调节收入分配
中国将建有人值守月球基地 "嫦娥二号"年底前发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