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巴西模式】
巴西阿雷格里市的“参与式财政”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其运作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泛的公民参与阶段,包括公众对政府上年度财政实施情况的评估,并提出下年度预算计划和投资动议;第二阶段是社区不同群体和利益的代表及政府相关部门,对公民提出的预算投资的优先顺序进行法律和技术论证,确定预算草案;最后是预算和投资的多方协商并依法通过。
迄今为止,“参与式财政”已经在巴西80%的城市推行,同时被爱尔兰、加拿大、印度、英国等一些国家的不少地方政府所采用。
中西部更能开展参与式改革
【案例·四川巴中】
2010年1月24日上午,四川巴中白庙乡召开2010年财政预算公开及民主议事会,开我国中西部省区财政预算公开之先河。该乡预算编制公共参与采取“四步法”,包括民意台、议定会、编制组、公示墙。全部预算在人大会议上公开,由人大代表审议通过,人大预算监督小组负责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近日,该乡因在网上公示了公务开支明细表而引来极大关注。
近几年,中国地方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公共预算改革的试验,但这些试验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沿海和较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公共预算改革开展不起来的原因,在于经济水平比较低,一般都实行乡财县管的方法,而且预算的资金数量比较少,因此政府担心这一点点钱的使用会受到限制,不愿意公布自己的预算,特别是一些行政类的开销和招待费就更不愿意公开,也就谈不上公众的参与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巴中白庙乡今年启动的改革,对于打破中西部地区预算改革困局,可说是一个重大突破。
巴中白庙乡的改革是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山区小乡进行的。从客观条件看,这里似乎不是一个适合进行公共预算改革的地方。
但从实际在白庙进行的预算改革来看,恰恰是这个比较贫困的地方,政府完全公开了预算,而且公开得还非常彻底,政府的预算书也编制得非常细,让人一目了然。
白庙采用的办法是在政府预算公开的基础上,让公众代表广泛讨论他们对于乡民生项目的想法和建议,并从这些建议的项目中选出意见比较集中的几个,交由代表进行投票,以票决的方法选出意见最为集中的前三项,就是路、电和生活用水问题,作为公众2010年希望乡政府预算加以解决的首要问题。
由于当地实行乡财县管,乡政府无法对财政做主,因此只能上报,希望区里在考虑预算安排时能够听取公众意见。白庙的改革,为在贫困且实行乡财县管的中西部地区开展以公开和参与为方向的公共预算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个偏僻而又贫困地区的公众代表在讨论预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在某种程度上比沿海地区还要高。这可能是因为,贫困地区的人由于缺少私人经济发展的机会,反而更加关注政府的公共产品,关注公共利益。
在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个看法,就是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该地区民主发展的程度。但从实际情况看,中西部地区的基层民主在很多情况下比东部沿海地区要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白庙乡的预算改革表明,中西部地区是可以进行公共预算改革的,也就是说政府根本不必担心预算公开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也不必担心公众参与会故意刁难政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广大中西部地区是更适合做公共预算改革的,因为这里的经济不够发达,公众更为关注社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利益——这些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更为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在中国推动公共预算改革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何在中西部地区推动预算改革?依照目前的情况,公共预算改革的第一步是要将预算公开。这个办法简单、方便、操作成本低,对于预算改革刚起步的地方,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来讲是比较适合的。在此基础之上,应该进一步加大人大代表审议预算的力度,建立适合中西部地区特点的审议制度和程序;同时也要加大广大公众对预算的参与程度,并且探讨不同的参与方式。当然各地在进行公共预算改革的时候可以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对适合本地情况的做法进行不断的探讨。
(李 凡 作者系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
【链接·香港经验】
财政司司长在向立法会正式发表财政预算案前3到4个月,便须向社会公众展开咨询:其间政府部门通过热线电话、宣传网站及民意调查等方式搜集市民看法;财政司司长等政府官员,也要通过对商户、企业和社团的走访,感受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由于每一项预算项目都细化到了具体人工和资金数量,因此审核方能够很容易地从绩效角度判断预算内容的投资收益;而每个项目都对应着具体的问责官员,因此在提交部门预算时,各部门都必须十分审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