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海事局原党组书记林嘉祥酒后失德事件成为舆论的焦点。这起被手机捕捉下来、随后在互联网上传播,并迅速在传统媒体上引起众多评论的事件,再一次让人感到了各类新兴媒体的巨大力量。一件原来很难被公众知晓的事现在可以借助新兴媒体曝光,而原有的新闻监管体制也变得不再坚不可摧。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体,中国军队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一贯良好的中国军队形象会不会受到冲击?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政工教研室副主任公方彬。
记者:公副主任,最近被吵得沸沸扬扬的林嘉祥事件,再一次让人们感到了各种新兴媒体的巨大力量。对于新兴媒体的特点,您是怎么理解的?
公方彬:林嘉祥可谓网媒时代具有指标意义的人物,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一定意义上说,林嘉祥已经被网络口水淹死,不管事件还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从林嘉祥事件,以及此前出现的山西黑砖窑事件、陕西“周老虎”事件、东北仓储粮失窃事件、封口费事件,等等。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到,各类新媒体正在以不可遏制之势,有力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政治生态,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改变着大众的思维习惯和思想方法,改变着公权力的运行和走向,改变着公众人物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方式。
记者: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应该说都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对林嘉祥事件有评论认为:“网络让社会变得更加开放透明,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要受到监督。在网络时代,一件事情迅速传播易如反掌。”确实,在网络等新媒体诞生之前,这样的事情是很难在传统媒体上出现的。
公方彬:新媒体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是从新兴媒体对公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力而言的。应该说,这是科技发展、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与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民众权利意识与社会参与热情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每个公民都在有意无意中参与到网络中来。可以肯定,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空间还会扩大,网络民意会以更为强力的方式表达出来。
记者:11月7日的《中国青年报》军事周刊上刊登了一篇某集团军政委题为《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军人形象力》的文章。文中写道:“现代化军队建设实践证明,国防实力和战斗力不仅包括武器装备等硬实力,也包括军队形象的软实力。”那么您对军队形象的软实力这个问题怎么看?
公方彬:这是富有见地的判断。也正是因为此,决定了我们必须进一步分析有效提升我军软实力的问题。
现今世界,一大热点是中国的崛起,伴随着这种崛起,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思考何为大国崛起,要保证我们真正实现崛起,应重点关注和提升什么。
有人说:三流国家出口产品,二流国家出口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出口价值观。这至少告诉我们,大国崛起并不仅仅崛起于GDP,同样重要的还应当包括文化和价值观。当我们认识这一点后,从党、国家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都说明需要在此问题上有所突破。
记者:那么,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我军形象的问题。在传统媒体上,一些关于军人形象的负面报道可能会被过滤掉,比如说个别军车违章、个别军人军容不整等现象。但是,由于新兴媒体的不可控性,这些问题可能就会被曝光,军队的形象可能就会受到影响。那么,您作为一名我军的政治工作研究者,您认为新兴媒体的出现对我军形象的塑造有影响吗?
公方彬:对这个问题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和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就军队来讲,平面媒体时代,基于种种原因,军队享有特别优待,尤其这种宽容除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外,主要的还是受到自体制内权力运行方式的呵护。进入网络时代,军队不可避免地进入公众褒贬范围,这是大趋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我军人民军队性质的必然反映。
要保证我军优良形象继续保持下去,唯一的出路是加强自我约束力,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以良好形象示人。试想,当网络的监督力带来的是广大官兵自觉性、自控力的加强,怎能不是一件好事?!
记者:那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对我们的军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以前一个军人在公众场合衣着不整或者举止失当,如果只被身边的人看到,影响的就只是他个人的形象。而如果有人正好用手机或者DV拍下来放到网上,影响的就是整个军队的形象。这也就要求我们军队的每个个体成员要加强自律。
公方彬:应该说,新媒体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你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网络,它会给你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如果你消极对待,防范围堵,结果只能置自己于尴尬境地。
事实上,我们应当积极对待,有效利用,真正将其发展成为我军塑造良好形象,提升软实力的放大器。也就是说,当每一个部队各级机关和每个军人,都真正意识到我在大众的注视之下,在被评价之中,必将形成更加强烈的自觉、自律意识,更加努力地履行新使命,担负起多样化军事任务,保证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好。
当然,我们强调军队和军人加强修养,努力完善自己的同时,也有必要适应网络的规律,优化方法手段。具体做法:比如主动创设议题,以主导网络热点,同时为大众提供减压阀、泄洪渠。再比如借助专家学者的引导能力,让其发挥“试水”功能,或者说通过学者之口获知民意走向,在此基础上施以正确引导。还有制订应急机制,有效借助军事新闻发言人,形成由网络热点直接进入新闻发言人阐发范围,并将此化为常态,等等。
记者:由于网络等新兴媒体具有放大和聚焦的特征,它会把某个个体或者个别事件的优点和缺点无限地放大。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虐俘事件”虽然是几个士兵所为,但对整个美国军人的形象产生了恶劣影响。而中国军人在四川抗震救灾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形象,也极大树立了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奥地利《新闻报》就评价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
公方彬:到目前为止,我军的社会形象良好,舆论支持度甚高。对此,每一个军人都应倍加珍惜。与此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们这一代军人在享有历史红利之时,也必将承担起现实的付出。因为人民群众因军队的贡献而支持和赞美,也因军队既成的道德形象而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执政方式的变化,社会公开透明度的提高,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独立思维能力增强,享有公民权的意愿愈加强烈,一切都必然进入公众的舆论评价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处在平面媒体、声像媒体时代,其运行方式决定着可控性强。进入网络时代,任何人都是信息的发现者和发布者。这种人人参与和可控性困难的特点,必然把包括军队在内的所有掌握公器的集体或个人纳入审视范围,进行褒贬抑扬。这也是较长时间以来,民众对政府行为、官员行为批评越来越强烈的重要原因。(潘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