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权威人士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一旦发生大的市场波动或金融危机,很难指望国际组织提供及时有效援助。能否独立自主地有效应对和妥当处理危机将是对我国金融业自身实力和监管机构实际管控能力的真正考验。因此,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主动的金融安全战略观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
加快建设协调高效的金融安全评估、危机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面对挑战,任何单一部门和单一政策都难以发挥整体作用。此次美次级贷危机显示,发生危机时,市场出现非理性惶恐,必然需要政府干预。因此,国家需要打破部门利益的顾虑和行政权力的约束,形成战略优化、目标清晰、操作性强的政策“组合拳”。目前,特别要防止股票市场在非理性上涨后随时可能出现的非理性暴跌和大幅异常波动。
积极实施和推进金融创新战略。创新是我国金融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我国屹立于世界金融之林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关部门需要以创新为思维,制定以我为主的金融创新战略和整体操作方案,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现实问题;各类金融机构也要结合我国实际,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开发新产品。
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控。加大力度防止违法违规资金流入股市房市,密切监测境外资金通过非法途径进入这两个市场,特别是要加强人民币资金的反洗钱检查。督促银行把好资金关,控制股市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严密监控国际资本流动,降低对我国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把好汇率和资本账户的关口,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
提高金融机构综合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激发金融机构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金融对外开放。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的核心是,“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在坚持开放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开放不当、管控不好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威胁。国际经验显示,曾经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问题大都来自于资本项下过早过快的开放。因此,必须坚持我国政府一贯持之的审慎开放政策。
继续加强监管能力。在目前分业监管前提下,健全银证保监管的协调机制,特别是对交叉业务、创新业务和跨行业风险的监管,防止出现风险的系统转移和监管真空。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使法律法规覆盖到金融监管各个方面。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和针对中低收入者的保护及救助机制。(记者王健君)
防范整体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经济运行可能出现整体风险向银行业集中的问题。目前的情况是各类金融机构当中银行最为财大气粗,似乎做任何新兴的金融业务都应该由银行来控股,大家方觉得安心。这就导致了实践中发展任何金融服务业和新兴的金融市场都让银行参与其中,并且成为主要的风险承担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市场体制,现行的金融体制非彻底改革不可。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还是要坚持下大力气改变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失衡的比例,从体制上保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增长,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从制度上保证金融风险分散化,不向银行业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