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高增长为何未带来高就业? 国家统计局负责人解答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2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主持人:罗 岚 徐瑞祥 刘发志 沈 潇

嘉 宾: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刘霞辉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主任

王智勇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不能说“高增长低就业”

问:目前人们很关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就业低位徘徊的现象,请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郑功成:我认为用“双高”对“双低”来描述目前的发展格局更符合事实。改革开放27年来,我国创造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并且还在继续着这种奇迹。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格局却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双高”对“双低”的格局,即GDP高增长与国家财政收入高增长对应的是就业低增长、居民收入低增长。

刘霞辉:我个人认为,说我国目前出现经济高增长、低就业这样的现象,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近年来,我国GDP保持在10%左右的高速增长,就业增长率一直在4%以下徘徊,就业增长确实不怎么乐观。但不能说这就是“高增长低就业”,而只能说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匹配,就业增长速度偏低。

就业本质上是社会问题

问:这两者有对应关系吗?

刘霞辉: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不能机械地绑在一起,认为高增长、高就业扩张才是正常状态,其余情况都有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历史数据中提炼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验关系只适于美国,不一定能用于中国。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验关系如何,应有自己的值,跟国外比没有意义。而且就是一个国家,不同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比也可能不同。就业问题本质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简单的经济问题,当然就业总量扩张与经济好坏相关,但不能将二者划等号。中国目前在就业上出现的问题与总量扩张不足有关,但我认为更严重的是结构问题,如产业发展不均衡、教育与市场脱节、劳动者缺少职业技能等,而这些问题政府可做很多事。而且,我还乐观地认为,如果这些结构问题解决了,全社会就业水平会进一步提高,那时会出现高增长、高就业增长的好结果。

低端就业难高端较易

问:目前就业增速缓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刘霞辉:从总量上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不匹配;二是近几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都在4%这一政府承诺的控制线左右;三是就业缺口很大。据来自国家发改委的预测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需要就业的人口为2500万人,但实际需求和已实现的就业量没那么大。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紧张,并不是说所有职业就业都难。在高端就业领域,如高管人才、技能型人才等相对来说还很稀缺,他们找工作也很容易,待遇也好。

王智勇:我认为还表现在就业的增长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以北京市为例,第三产业是就业增长的主力,而第一和第二产业甚至出现负的就业增长。其次,在就业难的重压下,非正规就业规模日益扩大。据有关专家统计,仅仅在1996-2001年期间,非正规就业与单位就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之比就从大约1∶4提高到接近1∶2的水平,这种扩大的趋势依然还在继续。

地方政策存在认识误区

问:什么原因造成经济高增长就业增速缓慢?

刘霞辉: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经济结构,一是劳动力供给。经济结构方面,近几年支撑经济高增长的主要为第二产业,其中国有企业和大企业是主力,而这些企业吸收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的能力有限;中小企业对GDP贡献相对较小,它们却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但它们在竞争环境等方面压力很大,发展壮大受到影响,工作岗位的增加必然也受到很大限制。

郑功成:我认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观片面与认识存在误区。一方面,在效率优先异化成效率至上、税收至上的背景下,许多地方在发展思路上没有统筹考虑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普遍存在着重GDP增长轻就业的取向。另一方面,在对待就业问题上误区甚多。如认为工业化能够自动促进就业、劳动成本低才有利于促进就业以及害怕城市化影响就业,这些认识误区直接影响了政府在经济或产业结构布局上的作为,而长期的低劳工成本不仅限制了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更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与生产发展,进而对就业岗位的增长形成抑制局面。

王智勇:还有一个原因是就业的非正规化。从统计的角度来看,非正规就业并未纳入到统计体系中,故而不能反映到就业增长的统计数据上,那些从事非正规就业的人员依然被归到失业者行列,故而失业率依然较高。

这一状况持续副作用大

问:“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速缓慢”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刘霞辉: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匹配,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将会有很大的副作用。一是人力资源浪费,如果进入劳动年龄而未就业,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会形成很大的浪费。二是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负面影响大。如果大学生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将影响到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看法。三是增加社会矛盾,危及社会和谐稳定。如低端就业领域紧张与高端就业相对宽松形成鲜明对比,结果就会导致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社会分层加剧。同时,大量人员处于非就业状态,这对社会治安也是一大威胁。

郑功成:可以肯定地说,对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的中国而言,高增长低就业的后果是不良的,如果这种格局持续甚至恶化下去,失业率必会持续攀升,正规就业岗位必然更加紧俏,非正规就业或者不充分就业将更加泛滥,劳动者地位将进一步弱势化,贫困现象将加剧,社会矛盾会激化。

应该适度“抑高扶低”

问:如何才能将经济高增长转化为高就业?

刘霞辉:如何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合理协调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构转型不能过快,如资本有机构成不能提高过快。二是结构转型的某些方面应该加快,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应该逐步放开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创造就业机会。三是为低端劳动力进行免费或低收费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同时,政府可提供更方便的就业信息服务,优化社会人力资源的使用。

郑功成:我认为总体的发展思路应当是适度地抑高扶低。换言之,就是要适度地抑制GDP的过高增长速度,只有抑制过高的GDP增长速度,才可能让各级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促进就业,一些虽然不能支撑GDP快速增长但能够容纳更多就业者的产业才可能受到重视。只有适度抑制过快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才可能让城乡居民通过劳动就业等途径来获得更多的收益,进而促进消费、促进生产、增加就业。以适度降低增长率来换取就业稳步增长,并在增长速度调整中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化与健康化。

王智勇:进一步消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使劳动力的供需对比日趋合理。改革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者的劳动技能和人力资本水平。

专家视点:工资增速为何远落后于GDP增速?

中国的GDP增速虽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速却远落后于这个幅度。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其工资的成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时间;而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1/2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文章:
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愿零工资在名企就业
解决农村大学生读书就业难
逾九成大学生就业迷茫 8.3%想过轻生
就业平等呼唤法律支持
教育与需求脱节 就业率"注水"折射教育体制困境
专家研讨反就业歧视立法
大学生求职大多盲目上阵 就业指导不够实用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正处于“就业难”状态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