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启农村市场"金钥匙"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0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不出村子就能像城里人那样逛逛超市,许多农民的梦想已经变为现实。自去年以来,由商务部组织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改变着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

过去农民“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自从超市进入乡村后,这种状况逐步改变。山东莒南县淇岔河村村民以往到城里买大件商品,要花5—6个小时,现在超市进了村,只需10分钟就能买到。

农民满意了,因为买东西方便,且没有假冒伪劣产品;企业满意了,因为店开得多了销售规模就上去了;政府也满意了,因为当地消费环境改善了,税收增加了。

目前,一个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正在广大农村快速延伸。到2007年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培育出25万家左右“农家店”,覆盖全国70%的乡镇、50%的自然村。

建设农家店 解决农民买卖“两难”

统计表明,目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民人均每天消费不到6元钱。扩大内需,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

农民消费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先卖后买。只有把手中的农产品及时、价优、顺利地卖出去,完成农产品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实现农产品价值,获得收入,农民才会有钱去购买工业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目前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大关,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支持的条件。近几年,农民购买力明显增加,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消费环境较差,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商品双向流通渠道不畅,农民卖难、买难问题相当突出。

据统计,目前我国县以下的零售店铺面积人均不足0.1平方米,相当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十分之一。农民购入的消费品,98%以上来自流通方式落后的“夫妻店”、代销店、流动商贩和集贸市场;由于监管薄弱,大量假冒伪劣消费品流向农村。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药品的假冒伪劣案件80%出现在农村;同时,有三分之一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方便。因此,开拓农村市场,最关键和紧迫的课题,是要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为农民创造方便、安全、实惠的消费环境。

正是看准了农村市场消费的巨大潜力和农民改善消费环境的迫切需要,商务部决定从2005年起在全国选择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通过改造和建立标准化的“农家店”,在农村建立现代流通网络,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形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网络终端,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立足农村实际 加强政策引导

根据商务部的要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家店”建设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企业长效发展与农民受益相结合。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城市连锁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乡镇级“农家店”原则上以批零结合的综合性服务为主,鼓励其从事农资、日用小商品的批发与零售经营,以及政策允许的农副产品购销业务等。村级“农家店”以零售服务为主。此外,倡导大型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进行“工商联手”,研发并生产适合当地消费特点的自有品牌消费品。

具体建设方式是:引导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直接到试点县市的乡村投资建立、改造连锁“农家店”;鼓励各类大中型连锁企业通过吸引小型企业加盟的方式到乡村建立、改造“农家店”;支持各类中小型企业通过自愿连锁,即企业自愿结合,统一采购、统一建立销售网络的方式建设“农家店”。

商务部还会同财政部,专门出台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资金支持政策,明确对试点企业配送中心贷款予以贴息扶持;对在乡村新建和改造的农家店予以直接补助。

今年4月,商务部、财政部又联合下发通知,进一步加大了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项目支持力度。通知确定,对试点企业建设或改造配送中心的金融机构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予以1年贷款利息补助。东部地区企业贴息率不超过4%,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企业贴息率不超过5%。对试点企业建设农家店,每个乡级店补助3000元,每个村级店补助4000元。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每个农家店补助标准分别增加1000元。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抓住了农村市场建设的“牛鼻子”,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由于政策保障到位,措施切实可行,工程进展顺利。2005年,全国1150家流通企业在全国777个县市建起了7.1万家标准化农家店,今年还将再建10万家标准化农家店。

搭建工业品和农产品双向流通的桥梁

许立芳是山东寿光一家便利店的店主,据她介绍,以前因为货源少,生意不好,一天就卖几块钱的东西;而自从去年改造成超市以来,由于商品质量有保障,信誉好,村里的人都到这里来买东西,一个月能卖出几万块钱。

连锁超市进村改变了农民的购物方式和购物环境。据商务部和中国农业大学对1万家农户的问卷调查,95%以上的农户认为,农村办连锁超市有利于农民方便、放心购物。许多农民介绍,超市开到乡镇农村之后,不仅改善了他们的购物环境,而且超市的商品统一采购、配送、验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连锁超市进村,为农民生活编织了一张“实惠网”。农村连锁超市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物流成本大大降低,食品价格比以前的夫妻店一般要便宜5%到15%。湖南步步高的连锁超市在湘潭楠竹山镇开业后,当地生活用品的价格下降了10%—15%。山东莒南县开元百货公司通过开展连锁配送、集中采购,农村物流成本平均降低了5%—6%。安徽徽商农家福公司实行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后,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种子、化肥和农药三类农资售价测算,可使每亩平均节约投入40元左右。另一方面,连锁超市进村,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湖南万客源超市在湘潭开办了15个乡村店,每个店只派出2名管理人员,招聘的960名员工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江苏苏果超市在农村的连锁店已吸纳了3万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据统计,去年全国7万多家农家店共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35万人,带动地方企业投入了70个亿,使近1亿农民直接受益。

更为重要的是,连锁超市进村,在工业品以稳定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进入农村的同时,为农产品以比较合理的价格走向城市搭建了一个桥梁,实现了工业品和农产品、城市和农村的双向交流,有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连锁超市通过农村网点收购农产品,一些农产品通过超市这个平台销售,能卖个好价钱,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江苏苏果超市集团50%的经营规模来自农村,其中70%的营业额是由农产品实现的。山东家家悦超市一年采购当地农产品已超过6亿元。

另一方面,对商业企业来说,连锁超市下乡,尝到了规模效益的甜头,市场份额大了,流通成本低了,经济效益好了。新型营销方式进入农村提升了农家店销售额,原来在城市商业中常见的买送、折扣、返利、免费试用等促销方式开始在农家店中应用,极大地刺激了农民消费。据商务部对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实地调查,传统的夫妻店改造为连锁超市后,品种大幅度增加,销售额增长2—8倍。据北京市的统计,试点企业为农家店开发和引进的商品达8000多种,保证乡级店经营的商品达到5000种以上,村级店经营的商品达到了1200种左右。有的农家店还增加了生鲜食品、熟食、药品经营,提供换液化气罐、售电话卡等服务,还有一些农家店在农忙时开展种子、化肥、农药等多种经营。同时,连锁超市引导生产的作用也开始显现。北京市出现了一批为郊区消费开发商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开发了一批适合农民消费需要的品牌商品。

实践表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经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一把“金钥匙”。在广大农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路子正越走越宽,它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杨国民)

来源: 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七万标准化农家店编织新生活
国家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建农牧产品流通设施
吴仪:努力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做得更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1亿农民受益
商务部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