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6月12日专电题:欧盟提升反倾销税中国鞋企“苦渡难关”
新华社记者车晓蕙
自6月2日起欧盟对我国皮鞋征收的临时反倾销税率从4.8%上升至9.7%,这使国内鞋业出口企业更加举步维艰,如何努力“扛住”将会变得越来越高的反倾销税,成为制鞋行业当前面对的最大难题。
出口欧盟订单锐减
自今年4月7日开始,欧盟对中国产部分皮鞋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并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渐进方式。按照这个渐进式的时间表,4月7日至6月1日征收4.8%,6月2日至7月13日征收9.7%,7月14日至9月14日征收14.5%,9月15日起征收19.4%。
“反倾销税步步加重是为了避免造成像去年欧盟对华纺织品设限时大规模抢关、压港局面重演,给欧盟采购商以充裕的时间调整采购市场和策略。事实上,自4月份以来,来自欧盟的订单已在迅速减少,随着近10%的税率的执行,大部分的出口鞋企基本接不到来自欧盟的被反倾销类别产品订单,被反倾销类别产品对欧洲出口正在陷入停滞状态。”番禺创信鞋业董事长、“欧盟对华鞋反倾销应对联盟”发起人吴振昌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广州海关统计,欧盟对我国皮鞋开征反倾销税后,广东对欧盟皮鞋出口量应声回落,4、5两月出口欧盟分别为519万双和667万双,而在今年1月份这一数字为1016万双。除广东外,在浙江、福建等制鞋大省都出现了类似情况。
按照往年惯例,眼下正是签订下半年至明年春夏商品订单的高峰期,但未来几个月接近20%的税率增幅、以及不可预知的风险让欧盟皮鞋采购商望而却步。香港鞋业商会会长、在广东投资鞋业的高柱说,面对逐步提高的税率,欧盟采购商纷纷想办法转移订单,即使能争取到订单,对方也要求制造企业共同承担税率增长而产生的成本,很多中小型企业处境艰难。
鞋企“八仙过海”渡难关
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反倾销税率提高带来的风险,皮鞋制造企业已在纷纷想办法规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生产线转移,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都成为国内制鞋企业考察、转移的热点地区。在广东东莞投资鞋厂的台资南宝鞋材厂几年前已在印尼设厂,但由于中国鞋业基础雄厚,比印尼更具成本优势,印尼的工厂一直发展不快。此次欧盟征收反倾销税后,公司迅速调整业务,增加印尼生产线,并从东莞鞋厂抽调中层管理人员,预计8月份便可将向欧盟出货的任务交由印尼工厂承担。
采用生产线转移的方式大多是台资企业所为,而又以给国际品牌“贴牌”生产的企业为主。台资企业基于“分散投资”的策略,此前有不少在东南亚地区建有规模不大的制鞋厂,此次欧盟反倾销开始后,不少企业将涉案产品调整向这些东南亚工厂,或直接在东南亚地区包一个新厂,短期内把部分订单转移过去。一些台资企业认为,此次欧盟对华反倾销,有可能在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形成一个国际制鞋业的新生产基地。
相对于台资企业来说,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承担着更大的压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成为这些企业努力探索的方向。温州康奈集团国际贸易部经理缪仁赞介绍,康奈坚持走中高档路线,而且在法国、美国、意大利、希腊等开设了100多家品牌专卖店,康奈已在欧洲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基础和稳固的客户网络,欧盟反倾销对企业整体影响不大。此外,一些企业纷纷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今年以来广东劳保鞋和纺织面料鞋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
“鞋业联盟”将赴欧参加抗辩
6月20日,欧盟贸易委员会将组织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的听证活动,这是应“欧盟对华鞋反倾销应对联盟”的申请而举办的。记者11日获悉,下周,应对联盟将派代表前往欧盟参加听证会,并陈述意见。
早在今年初欧盟宣布对中国鞋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时,中国制鞋企业就积极组织成立了应对联盟,并在此后的调查及与欧盟贸易官员的对话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创信集团董事长、应对联盟发起人之一吴振昌说,按照国际贸易组织规则,在反倾销初裁实施后,涉案各方有权发表评论及要求举行听证活动,陈述己方观点。“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权利,尽最大的可能争取国际市场对中国皮鞋的公平对待。”
目前,“应对联盟”已联系150多家中国制鞋企业,并向欧盟委员会提出进行“无损害抗辩”,通过参加企业自筹资金的方式筹得300万元,用以聘请律师和咨询调查公司,收集数据和资料,以证明“中国皮鞋出口欧盟对欧盟同行业未造成损害,欧盟鞋业不景气与进口中国皮鞋没有直接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