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6月8日电(记者邓苏勇)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局长秦文凯8日在大化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红水河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污染带目前已过大化段,7、8日两天的监测数据表明,红水河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三类水质标准,接近正常水质。
正在大化主持红水河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工作的秦文凯告诉记者,红水河突发环境事件是一起造成重要河流大面积污染、城镇水源地输水中断、15万人饮水困难的污水突发事件。6月2日13时30分左右,贵州省盘县境内的贵黔发电有限公司1号灰坝排水涵管挡板断裂,30多万立方米灰水泄入北盘江,形成了较长的污染带,并流向红水河。
6月4日下午,自治区环保局接到贵州省环保局通报后,立即召开会议,启动应急预案,连夜派出由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等部门组成的应急监控小组,分赴天峨县和乐业县,进行环境监测、防范指导。经5日凌晨监测,在红水河天峨县八耐渡口断面,河水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主要是铅和镉),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的数倍。天峨县政府立即启用备用水源,保证居民的饮用水干净;同时将红水河受污染情况公告沿河群众,要求他们将水沉淀后烧开方可饮用。
随着污染带缓慢进入东兰县岩滩库区,及近日上游降雨的增加,红水河污染趋势不断减缓,污染浓度逐渐减轻。目前,除悬浮物浓度稍高外,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基本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记者在大化瑶族自治县看到,红水河一如以前,洪水湍急,夹带着大量泥沙,没有多少悬浮物;大化自来水厂供水正常,当地居民生活、工作也一如往常。
“目前尚未有危害群众健康的报告。” 秦文凯说,“下一步,广西各级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同时继续加强水质动态监测,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