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中国开始探索农民工法律援助省际协作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4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华网郑州4月30日电 身在外省打工,70多名农民工近日在讨薪无门的情况下通过手机短信向家乡河南省修武县县委书记求助。修武县获悉后立即安排劳动保障、信访等有关部门组成跨省农民工维权小组,赶赴事发地进行法律援助。

在事发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这些农民工被拖欠的5.6万元工资和11万元有关赔偿金全部得到兑现。

据河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淑华介绍,自从去年河南与北京、浙江等省份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省际协作以来,仅在河南省就有数百名农民工因此而受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批农民走出田间地头,到城市打工,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以劳务输出大省河南为例,截至2006年底,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1700万余人,其中转移到省外就业的大约有1100万人。

这些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劳动力缺乏地区。由于相关法律知识欠缺,且身处异地,这些农民工遭遇欠薪或工伤事故后,往往不知就近申请法律援助。有的即使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也往往因为不能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而放弃申请。

为了进一步做好河南籍农民工在省外就业地的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2006年8月起,在借鉴本省信阳市经验的基础上,河南省法律援助中心开始与外省法律援助机构协商,酝酿建立省际间法律援助互动机制。

经过充分协商,到2006年底,河南省法律援助中心先后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律援助中心签署了《省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备忘录》。

今年4月中旬,河南、北京、广东等七省份又在郑州召开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座谈会,进一步探讨省际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及发展方向,并形成了《七省(市)司法厅(局)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座谈会纪要》。

“备忘录及会议纪要的签署,不仅扩大了省际间法律援助协作的覆盖面,而且将为方便河南籍农民工在外省就近获得及时便捷的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创造有利条件。”对备忘录签署的效果,河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淑华满怀信心。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经济学家刘道兴则认为,备忘录首次以法律文本的形式,开启了中国农民工法律援助省际协作的“先河”。其对于改善农民工生活生产条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备忘录规定,协作一方法律援助机构在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可以就法律援助申请的移送、调取、审查申请人身份和经济状况证明材料、调查取证等方面请求对方协作。协作方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上述协作事项办理结果告知被协作方。对于重大、疑难、群体性案件,协作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派员参加,共同办理。

备忘录还特别规定了一条“非歧视性原则”——法律援助机构对在本地务工外省籍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应当与本地公民采用同一标准,不得歧视。同时,备忘录商定了案件协作办法及信息通报制度。(记者李钧德)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10省签署首个省际农民工法律援助合作协议
建设部:防止农民工工资拖欠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中国初步建立防农民工工资拖欠长效机制 新型农民培训期待提速
“从工资扣不如发现金”?聚焦公积金覆盖农民工
重庆“温暖工程”免费培训1.5万建筑农民工
焦作农民工山西讨薪短信求助 县委跨省维权成功
建筑业农民工维权大会:拖欠工资者不许接新工程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