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2年03月30日09:4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北京市  财政预算  经济发展 公共财政 收入预算 支出预算 教育 科技 文化体育 社会保障 就业 医疗卫生 
(五)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11年预算执行效果

按照市第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的有关决议,以及市十三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结果报告的要求,财政及有关部门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的积极作用,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1、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着力点,促进首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财政贴息、股权投资等支持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鼓励“三高”企业退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列政策,统筹100.0亿元支持了300余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项目落地,提升首都创新能力。将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支持实施消费便民工程,落实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推进消费升级;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投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360.8亿元,增强投资支撑。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健全财政政策体系,促进“稳物价”、“增收入”。投入交通、油、电、气、粮等各项惠民补贴213.6亿元,支持“菜篮子”工程、生猪产业化建设、“农超对接”等,建立价格调节资金,切实增强市场供应能力,稳定物价水平,降低企业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提高社会保障相关标准,支持落实农民增收行动计划,缓解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的生活压力。

二是加大社会建设投入,支持社会管理创新。投入政府为民办实事资金293.2亿元,着力解决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继续加大学前教育支出,坚持教育投入向农村地区倾斜,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困难群体救助标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迈进。全面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机制,加大对就业困难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拨付100.0亿元资本金成立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努力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支持推进社区规范化管理,落实交通治理综合措施和“绿色北京”行动计划,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持50个重点村建设,落实一道绿隔等政策,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各项改革,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投入25.2亿元用于援疆、援藏等对口支援项目,健全与周边省区市多边合作机制,以首善标准推动支援合作。

3、以提升效益为导向,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财政收入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将财源建设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有机结合,积极促进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强化财政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继续深化“横纵结合”的财税组收协作机制,加快财政收入综合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提升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水平。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对财政收入走势的影响,努力提高研判水平。

二是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明显增强。进一步推进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建设,首次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1年执行和2012年预算安排情况。出台《北京市市级大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了市级大额专项资金设立、使用、调整、退出机制,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集成效应。提升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加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资金统筹力度,2011-2015年统筹资金从30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加快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坚持厉行节约,建立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结余资金统筹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资金分配更加科学民主。扩大项目支出事前评估试点范围,对拟纳入2012年部门预算的33个项目进行事前评估,涉及资金48.7亿元,邀请38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全程参与评估。经过评估,核减项目经费8.9亿元,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有效推进了民主决策。重点做好市政府折子工程、为民办实事等大额资金项目的评审工作,推进联合评审制度建设,增强经费保障的科学性。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相对薄弱区县的支持力度,推进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资金的提前告知工作,强化市级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

四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框架初步搭建。召开北京市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出台北京市《关于推进本市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及《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办法》两个配套办法,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选取市科委、市卫生局、市医管局三个试点部门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评价结果公开和应用机制,提高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五是财政监管水平日益提高。优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业务流程,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健全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继续推进市与区县融资平台公司清理规范工作,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机制,防范财政风险。推进资产处置进场交易工作,严格资产购置审核,实施实物库资产调拨调剂。进一步加大财政内部监督力度,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等工作,强化财政资金监控。

六是财政预决算公开步伐领先全国。加快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步伐,将2010年政府决算细化至款级科目;公开了市级公务用车数量;在全国率先公开了市级“三公经费”预决算;指导44家市级部门公开了2010年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进一步扩大报送市人代会审议部门预算的范围,从58家增加至80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