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2010)/全文

2011年06月15日15:2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环境信访 环境执法 环境违法 农村生活污水 污泥量 环境状况

(三)声环境

“十一五”期间,全省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稳定在较好等级,全省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夜间噪声超标现象有所缓解。

1.区域环境噪声

全省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13个省辖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布在51.9~55.3分贝之间。除无锡市为三级、声环境质量属一般外,其余城市均达到二级,声环境质量较好。

2.道路交通噪声

全省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良好。13个省辖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62.4~68.5分贝之间,除南京市为二级、声环境质量属较好外,其余城市均达一级,声环境质量良好。全省噪声等效声级超过70分贝的路段长度占监测道路总长的11.5%。

(四)生物环境

我省对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等主要水域64个河流测点和53个湖泊测点开展了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结果显示,主要河流50.0%的测点底栖动物多样性评价等级为丰富和较丰富;主要湖泊底栖动物多样性状况好于河流,丰富和较丰富的测点占67.3%。

主要河流中,长江和淮河底栖动物环境相对较好,优势种分别为甲壳类的钩虾属和软体动物的河蚬,占比分别为18.5%、41.4%;京杭大运河和城市河流相对较差,优势种均为寡毛类的霍甫水丝蚓,占比接近50%。主要湖泊中,洪泽湖和阳澄湖底栖动物环境相对较好,优势种分别为软体动物的河蚬和刺铗长足摇蚊,占比分别为30.1%、27.6%;太湖和滆湖相对较差,优势种均为寡毛类的霍甫水丝蚓,占比分别高达59.1%、70.6%。

全省城市环境空气微生物含量等级标准评价状况较好,90%以上的测点细菌和霉菌含量处于较清洁以上水平。

(五)近岸海域

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以二类为主。24个海水水质测点中,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三类、四类海水水质测点比例分别为58.3%、25.0%、16.7%。;12个主要近岸海域功能区中有8个水质达标,达标率为66.7%。15个近岸海域海洋沉积物测点中有8个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占53.3%。

江苏省31条主要入海河流河口中有11个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占35.5%,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断面分别占35.5%、3.2%、25.8%。

在陆源氮磷污染长期输入累积的影响下,江苏省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问题凸显,利用EOS-MODIS卫星开展遥感监测,自2008年6月以来,连续三年发现在连云港和盐城东北部的黄海海域有较大规模浒苔聚集现象。

与“十五”末相比,一类海水比例增加16.7个百分点,二类海水比例降低33.4个百分点,三类和四类海水比例分别增加25.0个百分点、16.7个百分点;劣于四类海水比例降低25.0个百分点。

(六)辐射环境

全省设有自动γ监测站、陆地γ剂量率、空气、水体、土壤和电磁环境等6大类共28个国控监测点,272个省控监测点。全省γ辐射吸收剂量率,气溶胶,土壤中天然及人工放射性核素,空气中氚浓度、氡浓度,以及长江、淮河、太湖流域共18个断面水中天然及人工放射性核素均保持在本底水平,重点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水中放射性水平符合标准要求,电磁辐射电场强度测值均低于国家标准有关公众导出限值的要求。

通过田湾核电站外围6个辐射自动监测站对其周围辐射环境实施监控,采集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气溶胶、沉降灰、降雨、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底泥、陆地生物、海洋生物、指示生物等样品404个,监测结果表明,田湾核电站周围大气、陆地和海洋环境介质放射性水平均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

(七)固体废物

2010年,全省共产生工业固体废物9062.5万吨,其中75.8%为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等,1.5%为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达96.2%。

全省城镇生活垃圾的清运量为1148万吨,全省共建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9座,总处理能力4.8万吨/日,无害化年处理量约为975.8万吨,无害化处理率约85.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总量减排力度的加大,江苏省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火电厂脱硫设施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所有市县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1100万立方米,日产污泥量高达7400.8吨,其中,苏南地区日产污泥量近6000吨,占全省的80%左右。全省建成脱硫设施1730.3吨/时的处理能力,年产生脱硫石膏347.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9.9%。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