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陕西省环境状况公报/全文

2011年06月14日15:2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目录
    
  综述
  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空气质量
  水环境质量
  声环境质量
  辐射环境
  固体废物
  生态环境保护
  措施与行动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治理
  环境执法监督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环保投入
  环境监测
  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
  城市环境考核
  环境信息化建设
  环境宣传教育
  环保科技
  环境信访办理
  环境应急管理
  环境政策创新
  对外合作
  2010年环保大事记
    
  综 述
    
  2010年,陕西省环境保护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环境保护部的支持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狠抓污染减排,加强“一山两水三大板块”环境治理,实施城市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水体环境保护、环保能力建设五大工程,实现了天蓝、水碧、生态良好和环境安全四大目标,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污染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较2009年分别削减3.25%、3.20%,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双减排各3%的任务。全省十市一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4-357天,大气颗粒物污染呈现下降趋势,酸雨频率较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27个城市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保障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6条主要河流水质继续呈现稳中见好,其中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优良,水质稳定保持在国标Ⅱ-Ⅲ类标准内;渭河干流水质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西安、咸阳两市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全省生态环境、农村环境和城市总体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天然本底水平。《2010年陕西蓝皮书》显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在所有参与评价的社会经济发展类指标中为最高。
    
  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空气质量

1、空气质量

2010年全省16个省控市(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全省环境空气污染仍属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与2009年持平。2010年16个省控市(县、区)中,宝鸡、铜川、咸阳、汉中、安康、商洛、榆林和三原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年均值标准(居住区标准);西安、渭南、延安、耀州、华阴、韩城、兴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三级年均值标准(特定工业区标准);略阳超过国家三级年均值标准。与2009年相比,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的地区数增加1个。10个地级城市平均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为1.97,同比下降0.01;6个县级市、县、区平均为2.39,同比下降0.33;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可吸入颗粒物和自然降尘污染略有上升。

全省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占污染负荷的46.44%;其次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分别占35.31%和18.25%,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

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全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范围在83.3%~97.8%之间,平均优良率为89.3%,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铜川、安康、商洛、汉中和榆林5个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达到90%以上;西安、渭南、咸阳、宝鸡、延安5个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达到80%以上。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单位:天

年度

城市

西安

宝鸡

铜川

咸阳

渭南

延安

榆林

汉中

安康

商洛

杨凌

2009

优良天数

304

312

334

322

304

313

336

337

362

349

322

优良率(%

83.3

85.5

91.5

88.2

83.3

85.8

92.1

92.3

99.2

95.6

88.2

2010

优良天数

304

316

330

318

313

315

333

339

357

350

312

优良率(%

83.3

86.6

90.4

87.1

85.8

86.3

91.2

92.9

97.8

95.9

85.5



 


2、主要污染因子

二氧化硫 16个市(县、区)二氧化硫2010年平均值范围在0.018~0.084mg/m3之间,全省平均值为0.045mg/m3,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06 mg/m3),与2009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下降0.006 mg/m3。16个市(县、区)中,汉中市达到国家一级年均值标准(0.02 mg/m3);西安、宝鸡、铜川、咸阳、渭南、安康、商洛、延安、榆林、耀州、三原、略阳和兴平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韩城、华阴超过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

二氧化氮 16个市(县、区)二氧化氮2010年平均值范围在0.018~0.049mg/m3之间,全省平均值为0.031mg/m3,达到国家一级年均值标准(0.04 mg/m3),与2009年相比,二氧化氮浓度下降0.003 mg/m3。16个市(县、区)年均浓度值全部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08 mg/m3),其中宝鸡、铜川、咸阳、延安、汉中、安康、商洛、榆林、耀州区、三原县、略阳县、韩城市、兴平市年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一级年均值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16个市(县、区)中,10个地级城市以及兴平市、韩城市监测可吸入颗粒物,耀州区、略阳县、三原县、华阴市监测总悬浮颗粒物。

2010年12个监测可吸入颗粒物的城市年均浓度值范围为0.049~0.126mg/m3,全省平均值为0.095 mg/m3,符合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10 mg/m3),较2009年(0.092 mg/m3)上升0.003mg/m3。12个城市中,宝鸡、铜川、咸阳、汉中、安康、商洛和榆林7城市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西安、渭南、延安、兴平、韩城5城市超过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

4个监测总悬浮颗粒物的市(县、区)年平均值范围在0.120~0.327mg/m3之间,平均值为0.220 mg/m3,超过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20 mg/m3),比2009年(0.225 mg/m3)略有下降。三原县、华阴市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略阳县、耀州区超过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

降尘 2010年全省有13个市(县、区)开展了降尘监测,年均值范围为5.99~23.61吨/平方公里 月,平均为13.52吨/平方公里月。其中铜川、延安、西安和榆林超过省控标准(18吨/平方公里月),其他地区年均值均符合省控标准,污染较轻。与上年相比,自然降尘污染略有上升。

3、酸雨

2010年全省有15个市(县、区)监测降水酸度,共采集雨样862个,其中酸雨样品2个,酸雨频率0.2%,较2009年(2.2%)降低2.0个百分点。全省降水pH年平均值为6.55,略高于2009年(6.35)。

从2010年酸雨出现的城市来看,酸雨发生区域缩小,酸雨污染状况继续改善。2010年出现酸雨的城市为渭南市和韩城市,较2009年减少2个地区(2009年为渭南市、韩城市、商洛市、略阳县)。

 

4、沙尘天气

2010年我省共发生沙尘天气26次:榆林市监测到13次,其中受沙尘影响天气2次,浮尘天气5次,扬沙天气3次,沙尘暴3次;延安市监测到3次,其中浮尘天气2次,扬沙天气1次;铜川市监测到8次,其中受沙尘影响天气6次,浮尘天气2次;西安市监测到2次,均为浮尘天气。与2009年相比沙尘天气发生次数明显增加,强度有所增强,但沙尘天气等级依然较低,持续时间不长。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