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大气环境
状 况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
空气质量
2010年,全国471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3.6%的城市达到一级标准,79.2%的城市达到二级标准,15.5%的城市达到三级标准,1.7%的城市劣于三级标准。全国县级城市的达标比例为85.5%,略高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达标比例。
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所在地)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3.3%,二级标准的占78.4%,三级标准的占16.5%,劣于三级标准的占1.8%。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5.0%,劣于三级标准的占1.2%。
2010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级城市比例
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94.9%,无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
2010年二氧化硫浓度分级城市比例
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86.2%的城市达到一级标准。
重点城市 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提高,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0.9%,达到二级标准的占72.6%,达到三级标准的占25.6%,劣于三级标准的占0.9%。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上升了6.2个百分点。
2010年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比例
2010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总体平均的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二氧化硫浓度略有降低。
重点城市污染物浓度年际比较
酸 雨
酸雨频率 监测的494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249个,占50.4%;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160个,占32.4%;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54个,占11.0%。
2010年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分段统计
酸雨发生频率 |
0 |
0~25% |
25%~50% |
50%~75% |
≥75% |
城市数(个) |
245 |
89 |
57 |
49 |
54 |
所占比例(%) |
49.6 |
18.0 |
11.5 |
9.9 |
11.0 |
降水酸度 与上年相比,发生酸雨(降水pH年均值<5.6)的城市比例降低3.1个百分点,发生较重酸雨(降水pH年均值<5.0)和重酸雨(降水pH年均值<4.5)的城市比例基本持平。
2010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统计
pH年均值范围 |
<4.5 |
4.5~5.0 |
5.0~5.6 |
5.6~7.0 |
≥7.0 |
城市数(个) |
42 |
65 |
69 |
238 |
80 |
所占比例(%) |
8.5 |
13.1 |
14.0 |
48.2 |
16.2 |
酸雨分布 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的大部分地区,长江三角洲、安徽南部、湖北西部、重庆南部、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及广东中部地区。
2010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等值线图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85.1万吨,烟尘排放量为829.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448.7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1.3%、2.2%、14.3%。
全国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际变化
项目 年度 |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
烟尘排放量(万吨) |
工业粉尘排放量(万吨) |
||||
合计 |
工业 |
生活 |
合计 |
工业 |
生活 |
||
2006 |
2588.8 |
2234.8 |
354.0 |
1088.8 |
864.5 |
224.3 |
808.4 |
2007 |
2468.1 |
2140.0 |
328.1 |
986.6 |
771.1 |
215.5 |
698.7 |
2008 |
2321.2 |
1991.3 |
329.9 |
901.6 |
670.7 |
230.9 |
584.9 |
2009 |
2214.4 |
1866.1 |
348.3 |
847.2 |
603.9 |
243.3 |
523.6 |
2010 |
2185.1 |
1864.4 |
320.7 |
829.1 |
603.2 |
225.9 |
448.7 |
措施与行动
【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 2010年11月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首次公布了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并系统地介绍了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年报显示,中国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中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是机动车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超过70%,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超过90%。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2009年,新生产轻型汽车的单车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下降了90%以上。通过排放标准的快速升级,机动车排放总量没有随着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而同比增长。与1980年相比,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25倍,排放总量仅增加了12倍,有效减缓了机动车日益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2010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九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国今后一段时间内大气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重点措施,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政策。2010年11月9日,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编制<“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的通知》,决定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和成渝、辽宁中部、山东半岛、武汉、长株潭、海峡西岸六个城市群(简称“三区六群”)启动“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