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积极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增加政府投资。累计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188.7亿元,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10.6亿元,争取中央财政代理发行政府债券88亿元,重点加大农村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企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力地扩大了投资需求。
●促进居民消费。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收入,对农民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提高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和优抚对象等群众补助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家电、汽车摩托车、住房消费的财政政策,在全国率先推行家电下乡“代垫直补”兑现方式,对购买我省生产的补贴类汽车摩托车增加补贴,全省实际兑付补贴18.4亿元,销售产品543.7万件(台),居全国前列;省财政筹措7亿元,对3万户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给予财政补助、推动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促进住房消费。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认定、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办理工作进度,积极争取国家提高有关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全年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费负担约260亿元。积极构建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组建省担保集团,为金融机构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搭建平台,撬动全省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达4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倍。筹措4.3亿元,采取产品储备、贴息、注入资本金等措施,支持煤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企业恢复产能和产品升级。将涉企财税政策汇编成《财税服务企业指南》,向社会公开,并逐项公布政策咨询人员和电话,积极落实支持企业的各项政策。
(三)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全省财政投入资本金57亿元,并转入优质资产,在122个县(市、区)建立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11亿元,推动标准厂房、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入驻企业9748户,全年销售收入5850亿元,从业人员148万,强化了产业集聚区的载体功能。
●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整合专项资金4.9亿元,支持实施转型升级“双百计划”,提高优势企业竞争力。落实奖励和补助政策,支持开展大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增加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向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注入资本金,支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省级设立1亿元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国际精品景区、旅游集聚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和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拨付,对生物及新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3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风力发电成套装备、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名优花卉新品种,以及产业化技术研发等项目等给予补助贴息,支持省院合作、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条件及能力建设,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科技条件,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筹措19.6亿元,支持436个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开展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和可再生能源示范试点。筹措10.4亿元,对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支持建设全省环境自动监测体系。筹措5亿元,支持 874个建制镇建成了生活垃圾中转设施。筹措17亿元,用于林业生态省建设、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在沙颍河、海河流域全面实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运用经济手段调动各地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落实燃油税费改革各项政策,保证了改革期间分流人员队伍稳定和交通公路建设资金需要。
●缓解土地矿产等要素制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23.6亿元,支持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缓解经济发展的土地制约。安排矿产资源勘查支出7.8亿元,支持地质勘查事业发展,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后续资源。
(四)增加“三农”投入,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面对60年来少见的冬春连旱和秋季飓风等严重灾害,省财政筹措15.5亿元,支持实施“抗旱浇麦保丰收600行动计划”和“秋粮夺丰收450行动计划”。筹措9.5亿元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50万亩。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筹措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5亿元,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95个县(市、区)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90个产粮大县奖励14.2亿元。
●加大惠农补贴力度。继续实施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扩大到12大类84个品种,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并推广现金直接发放方式。全省实际落实惠农补贴131.6亿元,新增31亿元。坚持“一分钱不能少、一户不能落下、一天不能耽搁”的要求,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以粮食、畜牧两大产业为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奖励,对生猪、奶牛、肉牛良种给予补贴,大力支持畜禽疫病防控,促进畜牧业发展。筹措3.5亿元,继续实施食用植物油倍增计划。综合运用各类财政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全省财政拨付保费补贴3亿元以上,开展了玉米、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奶牛等保险,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实行奖励,促进贷款向农村倾斜。
●支持农业全面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本完成24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改建县乡公路6290公里、通村公路6510公里,改造危桥4万延米,新增户用沼气75万户,解决32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任务,11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改造农村危房3.8万户。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搬迁正式启动。
(五)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支持就业再就业。全省筹措就业专项资金21.5亿元,支持落实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公共就业服务等政策,全省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9.3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4%。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2.3亿元,增长2.8倍,引导贷款35亿元,帮助30万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54万人实现就业。批准企业缓交五项社会保险费5.3亿元,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保资金费率减征4.6亿元,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累计支付减负稳岗补贴1.3亿元,惠及企业3.7万户,职工440万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省社会保障支出累计402.9亿元,各类社会保障对象待遇得到较好落实。拨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76.2亿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22元;拨付48.9亿元,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按时足额发放,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131元和52元,并在春节和国庆节前,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贴;落实2.2亿元,保障农村五保对象基本生活和加强敬老院建设。
●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省筹措拨付资金82.5亿元,支持实施农村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投入资金量和资助学生数均居全国首位。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基本兑现。落实资金19.8亿元,为127.3万名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奖助学金。筹措17.6亿元,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稳步推进,107个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近期重点改革政策,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省财政筹措9.5亿元,建立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筹措47.6亿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由去年的91.8%提高到94.2%。筹措3.7亿元,支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由去年的39.5%提高到89%。筹措1亿元,支持新建改建1万所村卫生室;筹措15.6亿元,支持31.9万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筹措2.1亿元,保障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所需资金。
●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全省财政落实4.9亿元,支持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电影放映、农家书屋、“舞台艺术送农民”和农民体育健身等惠民文化工程,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支持免费开放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全面落实文化体制改革财税优惠政策,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
●强化住房保障。各级财政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34.2亿元,竣工廉租住房133.8万平方米、2.7万套,对22.4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支持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
●增强维护公共安全投入。建立了“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明确了“分项目、分区域、分部门”的政法经费保障办法,落实省对市县政法转移支付31.8亿元,为保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