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何以生存?
基本用药涉及数千个药物品种,涵盖了几乎所有常用药。医院如果分文不赚,靠什么生存、发展?
“社区医院原来是国家部分差额补助,大部分要通过自己的创收来养活自己,若以创收为主就会出现看病贵的情况。”朱月伟说,“现在医院所有的经费都是预算管理,没有创收压力。”
据了解,卫生部2006年开始在包括浙江在内的7个省市推出基层医院‘收支两条线’改革,医院收入上缴财政,医院所需开支由财政另行拨付。
“预算管理把医院和医生给养起来的同时,也遏制了医疗系统的一些趋利行为。”朱月伟说,“这是推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的根本动力和基础。”
破解看病贵,要先解决药价高,而破解药价高,又要先解决“以药养医”,这是一个连环套。零差价表面上看是医院在常用药上让出了利,但其背后是整个医药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药改”为何小医院先行?
据了解,全国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的用药量目前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只占15%左右,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只在这个范围内推行。不少人因此认为这样的基本药物目录只是个“形象工程”,形式大于内容,无法从根本上撼动看病贵这个难题。
还有患者认为,看病贵贵在大医院,在诊所或是基层医疗机构诊病,小病花销并不太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前仅针对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现在期望药价真正回归,还为时尚早。
不过,长庆潮鸣社区医院最近三年的统计数字却让不少人看到希望——推行零差价药品销售以来,由于有300种常用药比其他医院特别是大医院便宜,这家社区医院的门诊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附近居民回归率逐年增加的意义不仅在于能从零差价中获益的患者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意味着社区医院回归到了它应有的位置。”朱月伟说。
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则人满为患,老百姓在抱怨看病难时,大量的医疗资源其实正在闲置之中。而医改的大方向正是让小病、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在社区医院就近治疗,让大医院有限的优质资源能为急需的患者服务。“病人向小医院回归,小病不出社区,这对破解看病难至关重要。”朱月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