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内地金融中心分三级 综合竞争力排名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至4到6倍 户籍改革成当务之急 失业率或上升 -证监会检查保荐项目 中金和平安或获首单 500亿国债首日卖不完 -发改委摸底药品成本 价格将有升有降 中国甲型流感疫苗投入生产 -中国首列磁悬浮试运行时速100公里 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上海启动 -日媒体诬陷中国争夺铁矿石谈判话语权 国际煤价谈判7月底前收官 -统战部:达赖集团想趁机借叛乱50周年闹事企图再次失败 答问实录 -4月中国减持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 一年多来首次 或为购IMF债券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本月或再度上调 国际油价急涨背后有"推手" -商务部:尚未收到川企收购悍马申报 工信部研究钢企兼并重组条例
首页>>新闻追踪>>聚焦甲型H1N1流感疫情 全球拉响警报
甲流防控转向重点人群监控 不再逐个确诊治疗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6 月 1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曾光,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港校消毒昨日,香港政府卫生部门工作人员正在一所学校内消毒。15日,香港再确认12宗甲型H1N1流感个案,包括6宗本地感染,全港累积病例突破100宗,达104宗。位于湾仔的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有学生感染甲型H1N1流感,将须全校停课。

疾控专家曾光称防控将从“国门”围堵逐步转向重点人群监控

本报讯中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策略正在酝酿应势而变:从“国门”围堵,逐个确诊、治疗,逐步转变为常态的重点人群监控,追踪病毒变异情况,以及重症患者的救治。

昨天,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在会议间隙接受媒体采访,称甲型H1N1流感病例正在我国快速增多,已经历了输入性病例、二代病例和传染源不明的本土病例三个阶段;随着全球疫情发展,在我国出现社区暴发和大量本土病例前,国家防控措施将提前、逐步调整为更长效、更经济的全人群监测防控,更关注本土社区、学校人群中的主流流感病毒监控,关注甲型H1N1病毒的变化和变异,以便应势启动相关的疫苗、药物、医疗救治储备,努力减少发病人数。

也就是说,若疫情大规模流行,卫生部门将不再确诊每一个甲型H1N1患者,只监测人群中普遍感染的流感病毒的变化情况,关注中小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染疫情况;同时,随着病例大幅增加,轻症病例不需治疗,将在社区医生指导下居家自愈;医院将全力救治重症病例。

目前,我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策略,依然是全民加密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确诊、隔离、治疗每一个患者(感染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当一个国家(地区)的确诊病例超过100例时,应考虑调整防控策略。曾光介绍,目前,已有多位专家提出建议,相关政府部门也正在积极评估疫情风险、酝酿新一轮防控举措。

曾光建议公众: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不要直接前往医院就诊,应及时打电话向社区医生或疾控部门报告,由专业人员根据症状和接触(旅行)史等调查给出是否有必要去医院的建议,如有必要,可获得120急救转运帮助,以最大限度减低病毒传播风险,更有效利用现有的诊疗资源。

■ 全国疫情

内地新增11例甲流患者

卫生部昨晚通报,6月15日18时至6月16日18时,全国内地新增1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其中,北京报告3例,福建、四川、天津各报告2例,广西、广东各报告1例确诊病例。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共报告23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出院97例,140例在院接受治疗。新增患者中,四川新增的一例为二代病例,患者是美籍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目前,该患者已转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其密切接触者13人已全部追踪到并实施了医学观察。

释疑1 警告级别升至6级是否疫情加重?

警告级别不等于严重程度

记者:世卫组织在宣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升至最高级6级同时,也强调疫情严重程度只是“中等”,如何理解这两个程度的界定?

曾光:现有的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举措,都是此前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来设定的。

但目前看来,H1N1与H5N1有相当大的差别。新型的H1N1传播性非常强,且是反季节传播,目前在北半球国家的疫情依然快速增长,而进入秋季的南半球形势更为严峻;但与H5N1的高致病性和高致死率不同,H1N1至今表现温和,很多轻症病例可自愈,只是少数国家不同人群中,如有基础病的老人、孕妇或土著人群,逐渐出现重症、死亡病例增多趋势。

因此,世卫组织一直在强调,6级只是地域流行概念,但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可翻译为中等,也可译为温和、一般。但未来的全球疫情形势目前并不明朗。

释疑2 疫苗是否人人都接种?

历史警示疫苗安全性第一

记者:等秋天疫苗批量上市后,大家普遍接种疫苗,人群中有了免疫力,是否也算是一种有效的社会防控?

曾光:疫苗并非人人都需要,都能接种。我们要正确认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作用,它并非万能。

欲速则不达,我认为,对于人类从未有接种经验的甲型H1N1疫苗,安全性最关键。1976年,美国军营中流行过一场猪流感,当时美国政府错误估计了疫情形势,接种了约4300万人份的疫苗,并开始在人群中接种,结果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我们应从历史教训中汲取经验。

目前,中国卫生部门正在组织相关专家制订疫苗接种方案,但不是人人接种,我们的疫苗是针对高危人群,比如有基础性疾病,染上流感会危及生命的老人、医务人员,还有在疫情传播链上起关键排毒作用的中小学生。

释疑3 国家储备达菲是否够用?

轻症患者无需用达菲

记者:随着病例快速增多,我国目前的医疗救治能力,包括达菲(抗流感药物)的储备是否跟得上?此前有专家说过,我们达菲的储备有限,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似乎中国各地目前对所有确诊病例,包括症状非常轻微的病例,都在用对症中药结合达菲抗病毒的方法治疗。

曾光:达菲有尚需临床监测的副作用,抗甲型H1N1病毒的能力,也还需临床验证。我不建议人群对流感的预防使用达菲,对于轻症确诊患者,现在很多专家也不建议使用达菲。临床医生完全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看,最安全、有效的对症治疗方案;对于轻症患者,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不应用达菲,患者也完全可以痊愈。在全球多个国家,很多轻症患者是不需住院治疗,可以自愈的,这样的经验我们也要借鉴。

释疑4 是否该禁止患者反复乘公共交通工具?

不应谴责“逛逛”归国者

记者:此前我国确诊病例中,个别患者归国后,没遵循政府建议居家隔离,反而到处游逛,在发病前后反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此举是否造成社会防控成本的极大浪费,有什么法规或措施能禁止这种不负责行为?

曾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口岸检疫法规,只对传染病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有法律约束力。对入境健康人员,没有法律法规限制其行动,我觉得,政府不应对所有入境人员,特别是留学生,有过多强制性的监测要求,对他们应是友善的建议、指导和必要时的帮助。

目前,的确出现个别留学生没在意病情,回国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但我想他们都不是故意的,就像难免有小孩子不听话,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也不应再对他们做出严厉谴责。

■ 北京疫情

北京新增三确诊患者

累计升至53人,北京将辟新址集中排查甲流疑似患者

本报讯北京市卫生局昨日通报,6月16日,北京市报告3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仍为输入性病例,目前3位患者病情稳定,已在定点医院接受对症治疗。北京市卫生部门已全力查找密切接触者。

截至昨晚,北京地区累计发现并报告甲型H1N1确诊病例53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其中包括以在川确诊患者的二代病例,尚未报告本土病例和社区疫情。

上述53位患者,病情均较轻微,多数服用对症治疗的中药后,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均很快消退,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4-6日,即可清除体内病毒,痊愈出院。北京市卫生局昨天通报,截至16日16时,已有25位患者病愈出院。

但随着全球疫情发展,北京出现的输入性病例日益增多,昨日,北京市卫生局、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正在磋商,落实一处新址,作为集中排查可疑甲型H1N1流感样患者的收治地。此举以腾出目前地坛和佑安两家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收治能力,使其待命收治随时可能出现的中、重症患者。

■ 病例卡

●第51例患者

男性,45岁,加拿大籍华人。6月12日乘CA992航班由加拿大抵达北京。6月14日出现咽痛、发热、咳嗽,赴望京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被留观,随后转至北京地坛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第52例患者

女性,13岁,美国籍。6月12日乘UA889航班由美国抵达北京。6月14日出现发热伴咳嗽、流涕、咽痛、头痛,赴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并被留观,随后转至北京地坛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第53例患者

女性,13岁,加拿大籍华人。6月14日乘AC031航班由加拿大抵达北京,在航班上即出现咳嗽、流涕,6月15日出现发热伴头痛,赴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并被留观,随后转至北京地坛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来源: 新京报

相关文章:
北京一日确诊8例H1N1 其中包括一家三口
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数字(6月16日14时)
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正式投入生产
全球甲型H1N1流感患者逾三万 研究发现病毒变异
中国内地再确诊41病例 北京改造甲流专门医院
日本科研人员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
北京新建传染病院拟专收甲型H1N1流感患者
图片新闻:
煤电企业各让一步 发改委同意电煤价格上涨4%方案
中俄首座跨黑龙江铁路大桥10月动工 预算2亿美元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