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12万以上个税政策下月出台 炒股收入申报个税明年1月1日启动 -北京奥运火炬接力时间表公布 全程4万余公里创纪录 附路线表 -9月金融市场数据:股市交易量略减 3季度107只基金净收益749.08亿 -交通安全法:机动车无责撞人最多赔10% 严防行政机关限人身自由 -两市低开 沪指开盘5794点 中石油A股发行价每股15元至16.7元 -"人造太阳"计划实施 中国等7国参与研发 航天产业链逐渐成型 -京沪高铁公司年内挂牌 预测票价600到700元 三大银行有意入股 -8家合资和民营企业获成品油批发资格 南堡油田储量达11.8亿吨  -房贷告急今年房价再难上涨 高档房转售为租 售楼禁止标注均价 -温家宝部署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
十七大报告解读:新发展范式和生态文明 小康标准更高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小康标准更高内涵更广

    报告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历史上,“小康”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普通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二是知识分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模式。一般认为,“小康”是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大同社会是儒家理想社会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王国,小康社会则是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

    显然,今天所说的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已经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上,小康生活是指为我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小康社会则不仅是一个人民生活水平的概念,也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概念,还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和状态的概念。“小康水平”主要着眼于物质生活方面;“小康社会”则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包括民主政治、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提高,意味着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状态。

新的发展范式与文明体系

    报告摘要

    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专家解读

    我国已经在200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总体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第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第二,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第三,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因此,报告中所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认识的深化,理论的发展,目标的提高,理念的提升,追求的升级,从而将“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状态升华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范式,构建了一个全面、完整的社会发展的文明体系。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的是经济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范式的构建,反映的是对物质文明的追求。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的是民主与法制治理范式的构建,反映的是对政治文明的追求。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体现的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范式的构建,反映的是对精神文明的追求。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体现的是社会协调与管理范式的构建,反映的是对社会文明的追求。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体现的是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范式的构建,反映的是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报告摘要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专家解读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意味着我国人均GDP将从2000年的850美元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3400美元。这是报告中值得关注的新亮点,这一提法具有重要的含义。

    首先,报告所用的指标是“人均指标”,而不是“经济总量”。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的关注,更加重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第二,世界银行将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均收入水平分为4个组别: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少于756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756-2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2996-9265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高于9265美元)。而人均收入翻两番,意味着我国将从下中等收入国家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从而实现国家发展的重大转型。

    第三,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将趋于缩小,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将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中等收入者将占多数,我国将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菱形结构的转型,从而为社会的繁荣稳定提供重要的支撑与保障。

    2006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700美元,按照可以预期的经济增长率,再考虑到人口增长和汇率变化等因素,2020年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组别应该没有问题,但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任务非常艰巨。

    ——经济发展方面。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目前第一、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份额尤为不足。从就业结构来看,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拥挤与第三产业就业滞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社会发展方面。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看,我国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分配、城乡与区域差距,最大难点在于农村与农民。没有农民与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的实现。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已经过上了宽裕小康的日子,而农村居民尚处于温饱型小康。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资源环境方面。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农村居民饮水和卫生条件较差,与上中等收入国家有较大差距。据测算,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因此,如何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小康社会的实现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来源: 南方日报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专家解读中共十七大报告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
中共十七大报告(全文)
专家解读十七大报告:首次强调初次分配体现公平
十七大报告中的五个“首次” 展现中国新前景
学习十七大报告述评:中国富民兴邦之路将越走越宽
中共十七大报告解读
中共十七大报告(全文) 胡锦涛作报告(摘要)[十七大报告解读][新一届中央领导名单]
专家解读十七大报告中的中国外交新理念
解读十七大报告中的九个新表述和两个"没有变" 十七大报告(摘要)
聚焦十七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新表述
图片新闻:
中国首位探月使者"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创航天史上7项第一
北京首现“养老房屋银行” 租房入住养老院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共十七大报告解读/ 聚焦十七大/ 十七大前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