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出口退税大范围调整水落石出 外贸行业抢跑6月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2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6月19日下午,业界传闻已久的出口退税大调整终于水落石出。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发布的财税(2007)90号文规定,取消了钢铁、化工等53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降低了服装鞋帽等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将10项产品改为出口免税。

这次调整共涉及了海关税号中37%的产品,调整的范围之广和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财政部明确表示说,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出口过快增长,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压力,这只是政府一揽子平抑顺差政策措施中的一部分。

出口退税调整的传闻早在6月上旬已经在外贸企业中流传,因此大部分外贸企业并未对正式通知感到意外,而是全力加班加点组织生产,争取在7月1日正式实施之前出关。因此,预计中国6月的出口数字,将会有相当大幅的增长。

"抢出口"十天大战

"现在所有7月1日的船期都已经全部排满了。"一家江苏货代公司的业务员告诉本报记者,"自从传闻要调整出口退税以来,船运价格一天一个价,涨得非常厉害,有的公司甚至提出,如果运量太大,还要另外加价。"

自从2006年9月以来,船运公司和物流公司都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局面,几乎每一次政府出台出口紧缩的政策,都会引起一轮"抢出口"的热潮。

但这次预计将会是船运繁荣持续时间最短的一次,在这次出口退税中,政府没有给出任何过渡期,只是提前10天公布了政策内容。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去年9月的出口退税调整中,为了减少企业损失,特别规定了三个月的过渡期,但是企业为了"抢出口",大量使用虚假合同到退税机关备案,影响了政策效果,所以今年出口退税没有设置过渡期。

但是企业仍然希望尽量减少损失,除了抢关出口之外,大量定不上船期的企业选择保税物流园区的仓库,按照海关有关规定,只要货物进入天津、深圳等保税物流园区,即视同出口,可以办理退税手续。

但是中国现有8个保税物流园区的仓库毕竟容量有限,所以预计仍有一批中小企业,短期内将会因为这次出口退税调整而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

山东烟台沃森钢管制造公司董事长张鹏就很苦恼。今年4月,他委托一家工程承包公司签下合同,为新加坡政府的一项大型工程提供螺旋钢管,按照合同,他的公司从6月开始出货,8月才能完成。而现在,钢管的出口退税率从13%变为直接取消,对他的企业是个不小的打击。

"我们本来以为幅度不会这么大,比如调到8%之后再逐步下调。"张鹏说,他现在只有两个选择,或者按照商议的原定价格出口,自己咬牙承受全部损失;或者选择中止合同,付出商业信誉的代价。

调顺差和调结构并举

尽管中国政府一直把出口退税作为外贸调节的重要手段,但政府在政策发布的同时明确提出调整出口退税的主要目的在于"压顺差"还是第一次。

今年1-5月,中国外贸顺差达到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这直接促成了这份出口退税方案的最终出台。方案不但出台时间早于业界预期,而且调整幅度,也比年初业界预计要大。对于钢铁这样出口居高不下、国际贸易争端箭在弦上的行业,更是再次强力干预,继4月15日下调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之后,这次又取消了钢管的出口退税,并将大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降到5%。

其他直接取消出口退税的"两高一资"产品还包括水泥、化工原料、化肥、皮革、木制品及船舶。尽管多个企业和行业协会此前曾经试图游说政府部门,逐步进行出口退税改革,而不要一次性取消,但是政府利用出口退税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相当坚定,多种产品皆是从13%这样较高的退税率水平直接降到零。

而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产品与此前估计一样,主要包括塑料、橡胶( 18395,-25,-0.14%)、服装、鞋帽、有色金属、小型机电产品等。其中有色金属降幅明显,多类产品一次下调8个百分点,从13%降到5%。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番调整之后,中国出口退税率结构将确定为17%、13%、11%、9%、5%五档,在此次调整方案中,没有任何一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得到提高。

尽管政府决心明确,但是中国贸易顺差在下半年是否会应声而降,仍然有待观察。在2006年出口退税率大幅调整之后,涉及到的主要产品仍然保持相当出口增速。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今年1-5月,中国未锻造铝及铝制品出口增长33.8%,家具出口增长22.3%,钢材出口增长157.2%。

今年中国顺差数字最高的两个月份:2月和5月,都被指出与企业对贸易政策调整预期有关。由于政府战略指向明确,业内传言不绝于耳,新华社曾经指出,出口企业皆加快出口速度逃避政策风险,进口企业放慢进口以等待更优惠的政策,是外贸顺差数字超出预估的主要原因。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文章:
出口退税大调整 相关上市公司面临“大考”
出口退税调整考验浙江 外贸企业或将洗牌
出口退税突降刺痛中小企业 缓解损失至少要半年
出口退税率下调 相关行业影响各异
出口退税政策可能进一步调整 限制"两高一资"
陶瓷色釉料出口退税将取消 不少陶企拟涨价20%
水泥产业出口退税由11%降低为零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