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战胜八大“隐患”
记者:希望工程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曾面临信任危机的考验,比如香港《壹周刊》质疑善款失踪一案。在制度建设等方面,你们有什么样的体会?
徐永光:有一天我看到财务部摞得高高的汇款单,就感慨:如果我们管理不好,这汇款人每人一口唾沫,都能把我们淹死!《壹周刊》诽谤一案,我们胜诉了。但这件事让我更深信“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之根”。
我曾经讲过,希望工程存在的“八大隐患”:没有纳入统一管理的募捐“体外循环”;借希望工程之名搞非法牟利的“假名营私”;不按管理规范办事、另搞一套的“体制磨擦”;法律不完善带来的“制度风险”;实施机构自己的“管理疏误”;个别不负责任媒体的“中伤毁誉”;外界以偏概全的“失准评判”;道德风险导致的“自砸招牌”。每个隐患都是地雷,一不小心踩上就有引爆的可能。我们深知责任很重,战战兢兢,就像在天堂和地狱间走钢丝,但是公众对我们的期待是“万无一失”。当然,在所有这些风险中,唯一能让希望工程彻底砸招牌的就是最后一条,“道德风险”——机构负责人出现贪污腐败。
不管是青基会内部的建章立制,还是国家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规范,一直都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比如,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长期无章可循,无奈套用叫做“统收统支”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如果把制度比作一件衣服的话,你犹如穿着一件根本不是自己的衣服。因为衣服不合身,你一举手一投足可能挣开了哪条线缝,那就成了不合“规范”。这样的制度风险,让中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做事越多风险越大。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根据我国实际,吸收了欧美国家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经验,在某些方面比国外同类制度还要先进。好的制度,帮我们降低了风险。
再造公益运行链刻不容缓
记者:您现在还在南都公益基金会任秘书长,继续从事公益事业。您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公益事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徐永光:最近我经常讲中国公益行业内部合作,还有公益运行链的再造。什么叫公益运行链?在公益的行业当中,有一部分的机构是做服务的,各个领域都有,教育、文化、儿童、妇女、残疾人、老人、环境保护等。还有一部分的机构是提供资金的,包括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企业等,还有一些机构是从事中介服务的,作为支持性的机构,这样构成了公益运行链。
美国在1887年,就出现了公募基金会。当时在美国的丹佛市有很多的慈善公益机构,他们纷纷向企业募捐,企业说不行,这么多机构找我,我招架不了,你们联合起来劝募,一个人来找我,我给钱之后,你再拿去分给服务机构,形成完整的公益运行链。
但是在青基会成立的时候,公募基金会都是依托政府的。当时基金会的成立是出于弥补政府对于公共投入的不足。基金会向社会要钱以后怎么落实?还是通过政府系统落实的。
汶川地震捐款的使用大多都通过政府落实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民间公益运行链条是断裂的。世界上大多国家是政府购买民间组织的服务,中国是相反的,中国是民间组织购买政府的服务,社会捐款使用的时候,干活的都是公务员。所以760亿的汶川地震捐款给中国的公益行业的就业没有带来多少贡献,因为都是政府在干活。
所以,公益运行链的再造对接,公益资源的优化配置,我觉得是当前最迫切的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