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财政部将发行2000亿10年期特别国债 市场再拉紧缩警笛 通知全文 -中国拟推船舶生产许可制 淘汰落后产能 汽车产能过剩警钟敲响 -2010年全民可享基本卫生保健 社区卫生服务方向:药品零差价配送 -中秋国庆两节临近 中国再发稳定物价信号 借节日涨价抢购将严惩 -教育系统年均收入2.09万 超全国平均水平 逾30万教师学历不合格 -煤矿环境破坏严重 专家呼吁建生态补偿机制 环境污染正逼近农村 -中国城市排行榜:北京最美丽香港最安全 京津冀联合打造城市群 -中国与美欧会谈食品安全问题 料有突破 中国制造玩具获"平反" -个人住房贷款和外汇贷款增长迅速 近3000亿美元热钱正弃股炒房 -1600万亩退耕还林计划暂停 追加投资2100亿
我国干部制度改革步入活跃期 逐步走向民主开放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选拔视野更宽广

十六大以来,不少地方努力拓宽选拔干部视野,干部资源逐步呈现“一潭活水”,地域内外、体制内外、身份内外各类干部资源融会贯通的用人机制逐步形成。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基层干部普遍关注中央任用党外人士担任卫生部和科技部的部长,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开放的用人胸襟。有统计表明,目前,各地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有3.1万人,27个省区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配有党外副省长、政协副主席、副市长,90%以上的市和87%的县配备有党外副市长、副县长。

同时,基层在干部使用上也逐渐主动打破体制禁锢,如上海市注重在“体制外”选人,一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经过公开选拔,担任了市政府信息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吉林省对政府部门一些技术岗位的领导干部实行聘用制,不带框框地选拔优秀人才。江苏公开选拔20名高校优秀人才到省级机关和地市领导岗位任实职,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

盘活干部资源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干部交流力度加大,体现了为科学发展配置干部资源的重要思想。近年来,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支柱产业及重大项目的建设,加强了市、县和中央国家机关、省级党政机关之间领导干部的相互交流。还从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发达地区选派大批干部援疆、援藏,到西部和东北地区挂职、任职,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重庆市结合换届交流市管干部305人,其中从市级部门、国有重点企业、高校交流到区县的有74人,几年来还选派了20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中央国家机关、沿海地区挂职锻炼。江苏向西藏、新疆等中西部地区输送了大批实绩突出的干部,还实行跨省干部实职交流。

据中组部统计,近3年多来,全国共交流各级领导干部139.4万人。

考核标准更完善

干部考核工作在创新中不断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逐步完善的考核体系在干部中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科学地考核评价干部,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作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最终都要反映到各级干部的执政行为上,反映到干部实绩的考核体系上。中央出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对各地重新认识和修订干部考核体系是一个重大推动。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在换届中把实绩分析等方法引入干部考核中,通过入户调查、政府网站评议等方法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和社会评价,实现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重要突破。四川省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考察时,引入数量线性分析方法,为干部任用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依据。

一些地方更加重视对干部的日常考察和年度考核,山东等地确定了10多种日常考察办法,实行随机确定考察对象、随机确定考察方式、随机确定考察时间,改变了干部“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现象。

各地还注意健全干部成长机制和退出机制,培养干部重基层、重基础的意识,形成干部队伍“人才辈出、千帆竞扬”的生动局面。

当前干部工作需要解决好两个“下”的问题:一是从干部成长机制上看,干部下基层、在基层成长的渠道还不够多,干部对下到基层锻炼有认同,但对扎根基层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现在干部队伍中从“家门-校门-机关门”的干部在逐渐增多,他们学识较高、思想敏锐,但对基层了解不多,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不丰富。

二是从干部的退出机制上看,虽然文件对各种辞职作了明确规定,也普遍得到执行,但干部的出口仍然很窄,“不到年龄不卸任”“不犯错误不挪位”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为此,各地均探索建立更加刚性的机制,让更多的干部从“机关”中走出来,投入到创业的时代潮流中去,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干部熬年头、熬位子的倾向。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干部自下而上的成长机制。浙江、重庆、吉林等省开展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试点,打通了农村及社区优秀人才的成长通道。江苏省委规定,要把在基层接受多年锻炼的大学生作为今后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用鲜明的用人导向鼓励年轻干部走正确的成长道路,推出了7条有利于大学生安心工作的措施,并在今年选派了1011名优秀大学生到薄弱村任职。2004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使得干部“出口”更加规范,能上能下改革取得新进展。

据中组部统计,几年来,全国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领导干部共有6824人,其中责令辞职达到1204人。

严防干部带病提拔

一直以来干部“带病提拔”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对此意见很大。由此,各地不断探索建立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长效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干部的用权行为,最大限度地帮助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在这次地方党委换届中,各地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重大问题来抓:一是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权,用公推、公选、实名推荐等方式,来预防干部用不正当的方式甚至用买官卖官来达到任用的目的;二是调整考核办法,采取综合分析等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征询用人意见;三是设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机制,对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逐一核查,力求不放过干部身上的任何一个疑点。这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更进一步,还要防止干部“在岗生病”,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权。《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都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明确了党委重大决策程序,防止一个人说了算。在用人上,更加强调常委会和全委会的职责,建立了常委会(全委会)差额票决制度。江苏、广西、吉林等地还把公选领导干部作为一个成熟的选人办法加以广泛运用,干部跨区域、跨行业竞争“上岗”成为一种趋势。

专家建议,充分总结各地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方面的经验,形成更加完善的长效机制,确保在全社会形成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郭奔胜、刘亢、代群)

来源: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广东治理商业贿赂案1846件 查处11名厅级干部
全国4866名党政干部因挥霍浪费国家资财受到处分
泰安市军转干部下岗后再创业纪实
北京奥组委成立机关纪委 六方面加强对干部监督
共青团云南省委携手中央民大培养民族地区青年干部
图片新闻:
上半年中国新船订单量首超韩国居第一 造船量占世界市场近20%
“让教育真正成为最受尊重的事业” 祝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