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债权国地位蕴含多重困境
巴曙松认为,不成熟的债权国地位造就了中国净投资收益逆差的悖论。从理论上讲,一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本质上决定了该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实现投资收益的能力。一个成熟的债权国不仅应该拥有贸易顺差和海外净资产,而且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海外投资净收益。因此,贸易项目顺差和海外投资收入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才真正说明一国具备了成熟债权国的条件。然而,在当前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我们却看到了一种极为反常的悖论:美国作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然而,美国的海外投资收益却依然为正;相反,中国作为一个仍然相对贫困的国家,和一个新兴的债权国,中国的海外投资收益却持续逆差。
他认为,不成熟的债权国地位蕴含了资产损失风险。理论上,中国不成熟的债权国地位会产生两类潜在的资产损失风险:其一是海外资产市场价值的下跌风险。由于中国的海外资产多为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如果美国债券收益率下降,那么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债券的市场价值就会下降,从而带来潜在的资产损失风险。其二,人民币对外币特别是美元升值而造成的资产损失。由于中国的海外资产并非以本币计价,因此,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升值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资产负债表上的净损失。
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解困之道
“一个仍然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却被迫向美国等发达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低息贷款,本身就说明中国的债权国地位其实是被明显夸大的,而造成这种被动情况的根源则在于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巴曙松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巴曙松认为,要着手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形成国际货币相互制约和相互竞争的机制。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关键货币国家必须同广大非关键货币国家一样,实质性地承担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责任。同时,应该积极推进IMF改革,推动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员出任国际金融机构高管,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要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力建设和监督改革,加强对各方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另外,应该改革现有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作为主要世界货币发行国的美国,必须承担起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责任,采取平衡的财政政策,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加国内储蓄。
“对于中国来说,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IMF的改革,争取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参与度、话语权和知情权,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短期内,仍需在现行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下,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具体制度安排,这样做既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秩序,也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巴曙松表示。本报记者 田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