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的原油泄漏事件发生以来,BP的股价一落千丈。紫金矿业却神奇地先抑后扬,昨日的股价甚至超过了“污染门”事件爆发前的水平。
目前距离7月3日紫金矿业(601899.SH,2899.HK)污染泄漏已经一个月了。一个月来,紫金矿业与媒体和公众玩起了捉迷藏,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的表态比比皆是,还总是能通过各种方式将舆论带沟里去。一个月的辩论丝毫未能让事件中的疑点更加清晰,反倒是陆续出现的“封口门”等事件将严肃的反思和治理污染拖向娱乐化和“快消化”的深渊。
看不懂的股价
紫金矿业股价昨日继续上涨1.29%,最终收于6.27元。自7月20日以来,紫金矿业已经连续上涨多日。这一波让人看不懂的涨势不仅全面收复7月12日相关消息曝光后股价连续下跌的失地,甚至比泄漏发生前5.8元左右的股价还高出了不少。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波涨势的起始之日是7月20日,当天该公司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对其下发了“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调查”的通知。在调查结果未明的情况下,几笔大资金当天将股价封至涨停。公开消息显示,在当天进场的资金中有8000万元的融资和不少福建、江浙的游资。
“在那之前,紫金矿业连跌30%以上,选择证监会通知下发的时间准确抄底进去,显然是早有预谋的。紫金矿业不按规则披露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为那些人的豪赌提供了基础”。一些市场人士坚信,7月初信息延迟披露导致的大资金进入和随后的连续下跌、拉抬涨停存在关系。
一些论坛正在征集股民联合起诉,相关帖子获得大量股民的签名。有律师表示,一旦证监会确认紫金矿业的信息披露违规,遭受损失的股民可以上诉。
“业绩预期”一改再改
在股价波动诡异的背后是公司对业绩的混乱预测。在“污染门”曝光后的一个月时间里,针对该事件将如何影响公司业绩的预测,紫金矿业已经是一改再改。
最初,紫金矿业强调,本次污染纯属自然灾害引起,公司的责任不大,而估计汀江死亡鱼类有378万斤,按6元/斤的价格,公司承担2000多万元的鱼类死亡赔偿。在7月15日相关部门披露本次事件属于“人为”而非“天灾”并关停了铜矿湿法厂后,紫金矿业又强调,本次污染泄漏仅影响铜冶炼业务,不涉及金矿,因此预计对业绩影响不大。
7月28日,在没有征兆的两天停牌之后,紫金矿业又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本年度黄金产量将减产1吨,这是因为政府部门要求其确保环保安全,以减轻金铜矿区环保安全压力。据此,公司决定对紫金山金矿生产系统按照废水减量化、污水达标排放的原则,生产溶液内部循环,维持低位运行。
这一改口令不少市场人士大跌眼镜。“‘污水达标排放的原则’显然是企业生产一直该遵守的,怎么能因为遵守了这个原则公司就得减产呢?”一位证券分析人士提出质疑。证券投资机构一直在调低紫金矿业股票目标价,原因是不知道后续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公司会不会再改口。紫金矿业这种信息披露方式严重影响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实际上,与一个月来紫金矿业面向媒体和公众时所作表态相比,该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信息披露还算好。一个月来,紫金矿业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的表态只能用“俯拾即是”来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