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实业家秦方林最近接到不少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门的电话,作为银行贵宾客户的他,更希望私人银行能为其提供全面的资产服务,如税务建议、投资海外资本市场等,但几次商谈后他发现,许多业务和他原先设想的并不一样。对此,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监管方面,对私人银行的业务发展还存在一定挑战。
服务尚未完全到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现今中资银行部署的高端客户理财网点或业务单元,仅具备了业务形式,其内涵和真正的私人银行还差距较大。目前,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只能享受到办理业务的绿色通道、个人信贷的有限审批,或者不同等级的服务费用打折等类似于贵宾理财的服务内容。
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日前参加私人银行论坛时坦言,工行将面向该行“理财金”客户之上的高端客户,推出财富管理业务模式,提供信托、保险、另类投资等方面的专业财富顾问服务和金融产品。但是,目前业务发展的重点是结构性理财产品、保险和投资理财建议等各种产品,复杂程度更高的产品,比如私人股权投资、对冲基金投资、离岸信托、收藏品投资等,仅停留在研究阶段。
花旗银行私人银行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国内地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雄厚的投资银行支持,也缺乏经验丰富的咨询团队,私人银行业务很难做到位,而这些不仅需要花费财力物力,更需要时间积累。
凸现功能监管重要性
当前,所有商业银行相关法规中均没有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和约束。其实,早在2005年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了私人银行的概念,但同年9月正式出台的《管理办法》最终删掉了私人银行服务条款。当时考虑的是我国金融市场条件尚未成熟。
对此,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黄威表示,私人银行并不等同于贵宾理财,私人银行包括投资、融资、保险、咨询顾问等多项业务在内,需要跨多部门、多业务领域;而贵宾理财仅仅是私人银行的一小部分,所以在监管上,无法将私人银行规范划归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中。但她同时透露,将来可以通过政策的不断优化,给私人银行提供更多的空间。作为监管者,不希望制度规范落后于市场太远。
另一方面,私人银行的业务往往需要涉足银、证、保等多种领域,而对于我国监管来说,却是相对割裂的分业监管局面。对现行以机构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进行改革、逐步过渡到功能监管条件下的统一监管成为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