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特别国债助推债市 流动性不再过剩凸显风险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前段时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表明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态度十分明确,而宏观政策的改变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市场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呢?

1、加息和减征个人所得税,将有效提高居民储蓄存款的收益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会议间隙时表示,央行将在其认为必要时再次上调利率。更为重要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授权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这个措施将有效提高居民储蓄存款的收益率,从而使居民储蓄存款急剧减少的趋势有可能会放缓。

2、发行特别国债使得流动性过剩受到控制成为可能,债券市场出现了领先迹象。财政部拟发行特别国债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来源。发行的特别国债为10年期以上可流通记账式国债,票面利率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决定。这个非常大的行动,将有效地收紧流动性,并抬高市场利率水平。而国债市场近段时间的表现,非常明显地表达出了这种趋势。

3、商品市场的大幅调整,有可能成为相关股票的上涨阻力。虽然国际大师罗杰斯看好商品15年的长线,但是大师买的是实盘,而期货和股票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在15年漫长岁月中,早已经“无数英雄竞折腰”了。所以普通投资者还是要研究短期的情况。最近国内的商品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与以前一直紧密跟随外盘走势明显差异,铜铝等金属品种开始走出了有别于伦敦市场的连续大跌走势,金银和农产品等也出现了调整。而商品市场的调整,可能会延伸到股票市场,如果不是以15年为周期的普通投资者,也许应该警惕为好。

4、未来大量的非流通股解禁和国有股减持是问题的关键。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结束,市场异常鼓舞,一边享受着支付的对价,一边在制造出无数投资神话。但很多人却早忘记了当时承诺的责任,就是如何履行接受庞大的非流通股流通的责任。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享受了对价的投资者思考,我们到底有没有履行责任的准备?一定不要忘记一个铁律:世界上不存在免费的午餐。

从更高的层面来观察,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随着银行上市的重要任务也基本完成,市场步入了非流通股流通的加速阶段,有可能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慢慢转化。股改前面阶段是流通股股东享受了对价,股改后阶段将是由非流通股股东享受流通权的时候了。在流动性过剩局面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投资者应更加重视风险控制。

(李大霄 作者系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

来源: 证券时报

相关文章:
万亿特别国债可能多次发行 不一定在年内发完
特别国债冲击很大 股市暴跌:"恐慌已战胜理性"
央票回收流动性功能在褪色 或由特别国债替代
1.55万亿特别国债或分多次发行 三大疑问待解
宏观调控组合拳 发1.55万亿特别国债
清晰轮廓显现 特别国债利率或“就低不就高”
中国宏观调控“组合拳” 拟发1.55万亿特别国债买外汇
高盛:发行特别国债将部分转移央行对冲成本
发特别国债买外汇 财政部打出调控“组合拳”
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一举多得 投资者应关注
万亿特别国债发行 股市资金是否短紧长平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