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1年06月08日14:0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活性磷酸盐 十一五 海洋环境监测 生态服务功能 海洋油气开发 浮标站 海洋倾倒区 生态系统健康 微生物浓度 水力联系


  三、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海洋开发监管取得成效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持续稳定,赤潮是增养殖区主要环境风险。2010年,所监测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与2009年相比基本稳定,为增养殖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部分增养殖区海水中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过高,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较重,导致这些增养殖区及毗邻海域多次发生赤潮,因此个别时段不能满足增养殖活动要求。另外,有个别增养殖区沉积物中铬、铜和粪大肠菌群等的含量过高,可能对底播增养殖活动等产生影响。陆源排污和高密度、投饵性增养殖活动是造成海水增养殖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海水浴场和度假区“体检”结果总体良好,公众应避免雨后游泳。2010年,全国重点监测的23个海水浴场和16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与2009年相比,因夏季多雨,海水浴场和度假区的水质状况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水质状况的主要污染物是水体中的致病微生物。在人为活动密集的区域,受降雨对陆地冲刷的影响,近岸海水中的微生物浓度可能在雨后短时间内上升到较高水平。因此,公众应避免降雨后立即到海水浴场游泳。此外,近年来,溢油、绿潮、赤潮、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对浴场和度假区使用也造成一定影响。公众应加强防范意识,注意浴场入口处的警示标识,或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查询相关监测预报信息,以降低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基本良好,海洋保护区建设初显成效。2010年,对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的11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16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开展了水质、沉积物质量、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等监测。结果显示,实施监测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基本满足功能区环境要求。“十一五”期间,在大力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国家海洋局积极推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选划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别增加了4处和15处。现已初步形成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相结合的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和重要渔业水域等典型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基本得到有效保护。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将不断加大,海洋保护区管护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认真履行海洋倾倒区监管职责,倾倒区环境状况良好。随着沿海港口经济迅速发展,废弃物的数量迅猛增长,海洋倾倒作为废弃物处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保障经济发展、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大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年均海洋倾倒量超过1.5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为防止海洋倾倒对海上通航以及周围渔业资源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落实科学选划倾倒区、优化倾倒区布局、革新倾倒区监视监测与评价技术等各项调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减少了海洋倾倒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的总体稳定,未因倾倒活动增加而产生明显的负面环境影响和不利社会影响,适宜继续使用。

  ———海洋油气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强度持续加大,海上油气平台数量增长近1倍。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水、钻井泥浆和钻屑等污染物排海,都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危害。为应对石油勘探开发强度增加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环保执法监察,提高海洋油气区环境状况监视监测的时空覆盖率,并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控制油气开发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海洋石油开发企业也积极实施年度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制、环保隐患督查挂牌制度,严格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着力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积极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在管理部门有力的监管措施下,在企业日益增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驱动下,“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油气区邻近海域环境状况持续良好,未受到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的显著影响。

  四、江河污染物入海量增大,入海排污口总体排污状况略有改善,陆源排污仍是影响海洋环境的主要原因

  ———江河污染物入海量增大,排污口排污状况有所改善。2010年江河入海径流量大幅增加,部分地区暴发洪涝灾害,面源污染物随着河流入海,导致河流污染物入海量与2009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监测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各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的达标率均在70%以上,与2006年相比显著升高。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量的削减和主要污染物达标率的升高,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国家对点源排放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成效;但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的增大,则表明我国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排放可能对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排污口邻近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减排对邻近海域环境改善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2010年所监测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依然较差;同往年相比,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呈现恶化趋势的排污口数量,要远远多于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出现改善迹象的排污口。表明入海排污口长期排污对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的累积影响短期内尚难以恢复,近年来入海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尚不足以全面改善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江河污染物入海等其他污染源也可能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产生影响。

  ———大气沉降对海洋污染的贡献不容忽视。大气也是重要的入海污染源。2010年,渤海西南部大气中无机氮含量整体上高于全国其他监测海域;渤海西南部海域重金属和营养盐的湿沉降通量均明显高于东北部海域。因此,需重视渤海西南部陆源大气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此外,位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交汇处的嵊山监测站,“十一五”期间大气中重金属铜和铅的含量远高于“十五”期间的监测结果,可能与最近几年嵊山周边海域大规模港口建设及工业发展有一定关系。

  ———塑料废弃物是我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海洋垃圾在海流和风浪的作用下远距离迁移,已经成为跨国家和区域的污染问题。我国于2007年启动了海洋垃圾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在沿海50个示范区域开展了漂浮物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监测,为评估海洋垃圾密度、分布、类型以及海洋垃圾可能的来源提供了基本数据支撑。多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海滩、海面和海底垃圾的主要种类是塑料类。70%的海滩垃圾和59%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尤其是在滨海旅游区,海洋垃圾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五、海洋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

  ———近年来赤潮发生相对较少,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近10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通过河流及人工排污渠道输入沿岸海域的各类物质和能量不断增加,加之海水增养殖业自身污染的加剧等,为赤潮的形成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与上个世纪相比,我国不仅赤潮的发生频率和累计面积呈现明显升高的态势,而且赤潮时空分布也不断扩大,全年各月份和全国近岸海域乃至近海海域均有赤潮发生。2010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892平方公里,与近10年赤潮发生情况相比,2010年赤潮相对较少,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针对海洋赤潮灾害的特点和规律,必须不断地加大赤潮灾害监测力度,提高赤潮灾害预警水平,完善应对赤潮灾害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

  ———南黄海绿潮灾害有所减轻,对海洋环境影响仍不容忽视。绿潮与赤潮一样,与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海水富营养化,气候异常等有关。随着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的变化,绿潮灾害也同样会出现周期性变化趋势。自2007年以来,我国南黄海每年都发生浒苔绿潮灾害。尽管浒苔本身无毒无害,但若在近岸海域和潮间带大量漂浮堆积,将对海洋环境、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沿海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2010年4月下旬至8月下旬,南黄海海域发生浒苔绿潮灾害。与2009年相比,浒苔最大分布面积约减少50%,绿潮灾害明显减轻。绿潮发生期间,沿海地区积极开展了应急监测和处理,仅山东省就累计出动打捞船只1157艘次,清理浒苔约6万吨。

  ———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亟须有效防治。海水入侵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滨海地区地下水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滨海地区含水层中的淡水和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水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沿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扩侵的现象。海水入侵可以导致地下水被咸化,使土壤产生轻重不同的盐渍化。国家海洋局2007年启动了海水入侵、盐渍化监测工作,几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渤海沿岸依然是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的严重地区,辽宁盘锦、河北唐山和黄骅、山东滨州和潍坊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距离和土壤盐渍化范围一般距岸20公里~30公里左右;近几年来,南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广东茂名、揭阳、阳江、湛江,以及广西北海监测区海水入侵程度和范围有所增加。要防治海水入侵,首先要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其次,要加强对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在滨海地区建立有效的监测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