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态园林城 两大“绿环”六面来风
2020年,武汉将形成“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绿化景观格局。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6.8平方米,绿地率达38%,绿化覆盖率达45%,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两轴:以长江、汉水及蛇山、洪山、九峰等东西向山系为“十字”形山水生态轴。
两环:以三环线防护绿地为纽带,串联严西湖、汤逊湖、后官湖、金银湖、天兴洲等,形成主城外围生态保护圈;以外环线防护绿地为纽带,加强对木兰山、沉湖、梁子湖、涨渡湖、武湖、青龙山等森林、水体和湿地的保护,构成外环线生态保护圈。
六楔:控制大东湖、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等6大放射形生态绿楔,深入主城区内部,成为联系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通风走廊。
通过连通江河湖泊,建立黄陂—新洲片、汉口—东西湖片、汉阳—蔡甸片、武昌—江夏片的城市绿网,形成水网、绿网“两网交融”。
打通蛇山、洪山与武珞路的视线通廊。
按照“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目标,建设王家墩、汉阳江滩、北洋桥等市级公园和后襄河、新华、戴家湖等区级公园。
■通畅之城 增加4条过江通道建成5条轨道交通线
2020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190—250万辆,城区出行总量为2500万人次/日。其中,公交出行比例将大于35%,轨道及快速公交承担公交总客运量的比例不低于30%。
为此,规划扩大一环线,新建马鹦路过江通道,并与墨水湖北路、雄楚大道形成贯穿城市东西的快速路。在江南、江北分别构建友谊大道、解放大道、拦江路等沿江快速通道。长江上,新建二七路、马鹦路、杨泗港3条过江通道,预留沌口至武昌黄家湖地区过江通道。汉江上,将新建古田桥、龙阳桥2座过江桥梁。
到2020年,建成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160公里,覆盖主城。建成由13条快速路、13条主干路、7条轨道线组成的干线路网。
建成新荣村等10座客运主枢纽,主城区布局建设大型公交枢纽站12座,中小型枢纽站24座,公交首末站及停车场94座,公共停车设施约680处。
利用武汉发达的铁路体系,开通联系周边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际列车。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构建武汉城市圈“三纵五横”的公路主通道,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1小时通勤圈。天河机场将建成国际性航空枢纽。
■专家解读
三大因素促成规划“改版”
此次公布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是建国以来武汉市第7轮城市总体规划。上一轮总体规划1999年2月获国务院批复,为何仅8年工夫又要重新规划?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城市发展迅猛,上一轮规划确定的目标已提前实现。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形成鼎立发展之势。如何构建武汉城市圈,应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竞争,是需要考虑的重大发展问题。
近10年来,武汉的城市行政区划发生了重大调整,4个郊县相继“撤县改区”,客观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应更加突出城乡统筹思想。
近年来国家先后调整布局了高速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武汉的城市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4年7月,国家建设部正式同意武汉市开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工业分层与聚集将谱写新篇
省社科院长江所所长秦尊文说,新规划提出传统工业布局“退二进三”,符合产业提升、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的规律。现代服务业的盈利能力更强,能承受包括地价在内的较高成本。
1999年之后,武汉开始大规模外迁企业,截至目前已搬迁改造工业企业147户,退出城区工业用地173公顷。今年起,市区内近10家大中型国企也将陆续外迁。
除了“分层布局”,武汉市未来工业区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相对聚集”——形成5个大型产业聚集区。秦尊文分析,上世纪50-70年代,依靠大型项目、产业支撑,武汉市经济发展位于全国前列。到了80年代,经济增速趋缓,与新型大项目不多有一定关系。
“现在,一些重量级项目落户武汉,将发挥领头羊效应,容易更快形成产业聚集。武汉工业经济也会迎来更快地发展。”秦尊文乐观地说。
规划需严格执行
对于新规划中的生态建设,武汉大学城建学院陶友松教授评价说,这些规划非常恰当,也十分有必要。武汉拥有汉江、长江以及众多湖泊,这给生态建设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比如,江湖连通、显山露水,因地制宜建设街头游园,凸现滨江滨湖绿化空间,可大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