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3月13日,一名河南沈丘县的村民在观看河水泛起的泡沫。近日,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上游沈丘闸开闸放水后,沿岸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下泄,造成沙颍河污染指标持续上升,出现1公里长的白色泡沫带。沙颍河污染的加重对下游百姓生活和淮河干流水质造成危害。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 新华每日电讯6月4日刊登黄冠撰写的“每日一评”《仅靠投入,难还河洁湖清》,全文如下:
江河湖泊水脏,举国上下不可谓不忧;江河湖泊治污,政府投入不可谓不大。然而,从此次太湖“蓝藻臭水”引发无锡水危机,到此前淮河污染与治污的反反复复,传递一个共同信息:治河治湖,仅有投入是不够的。
还有一例就是滇池。云南省政府透露:虽经10多年治理,虽然各级政府投入资金47.62亿元,但滇池水质仍未根本好转,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新华社6月3日报道)。
巨额治污资金为何打了水漂?原因人们已经太熟悉,“熟悉”得让人有些麻木,仍就是那个老问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太湖流域共有172条河流,一条条不合格的河水都进入了太湖,才是无锡饮用水危机的祸根。而滇池呢,仅进入监控重点的污染企业就达1630户,虽然“监控”了,滇池的水体却不是劣V类就是V类。至于淮河,大小污染事件,几乎年年没断过。
也许,正是这麻木,导致了花大钱治污却只见治标不见治本。不是没“本”可治,许多时候是不敢治、不能治、不愿治,最终落得个“治不了”。谁都知道,治污的关键是管住污染之源。同样,谁都知道,“排污者”往往是“利税大户”“支柱企业”。滇池水质仍未根本好转,“专家”说“主要是由于流域环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突出”,何不直截了当说保护只是软口号、开发才是硬道理?也别拿“人类过度地使用自然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这样表面正确实质上却是集体逃避责任、躲过处罚的道理来忽悠民众。谁不要保护要开发,就办谁,谁“过度地使用自然”,就治谁,远比笼而统之的道理管用。污染难治,缺的不是道理,而是“六亲不认”的执法。
制造污染,GDP增了;花巨资治理污染,GDP又增了。不知有多少GDP是这样“滚”出来的。笔者试想:巨额治污费,可否分一笔出来专事监督,查一查造污与治污怎样变成了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是怎样的一个利益链?弄明白了,或许能找出一条“治污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