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
“高考阅卷发言人制度”是否可行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混乱情况?有阅卷教师建议,可以设立“高考阅卷发言人制度”,由阅卷组织部门指定对阅卷情况熟悉的权威教师,统一接受媒体采访和公众询问,保证信息的正确和权威。不过也有阅卷教师指出,从名义上说,目前市考务组织部门已经存在相关的岗位,但他们并不会接受相关采访或咨询,“在我们看来,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化堵为疏,不再要求阅卷教师禁口,给予阅卷队伍的核心成员接受采访的权利。 ”
也有阅卷教师担心,媒体报道太多,是否可能造成考生和家长的恐慌情绪?但更多的阅卷教师认为,高考阅卷应该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更多的考生、家长和教师,乃至社会公众都有尽早了解阅卷工作的需求,近年来本市允许家长代表进入阅卷点,就是符合民意的一项利好举措,“只要相关报道不影响阅卷工作,能够统一在阅卷结束后发布,就没有什么好回避的,这样才能让相关报道更加准确和权威。我们改革的步子还应该再大一点! ”
一位教师还建议,高考优秀作文也是公众关心的,每年考后“零分作文”满天飞,与其以讹传讹,还不如尽早通过报刊刊登部分优秀作文,“每年高考录取工作结束之后,我们可以买到考务部门编写的高考优秀作文汇编。但一方面时间太晚,那时公众早已失去了对高考的注意力和兴趣,因为‘大局已定’,即使是考生也不大关心作文和其他试题了;另一方面,高考信息是社会焦点,买书毕竟要花钱,为什么考务部门不能通过报纸或网络免费发布呢?何况,一般公众也许只要看几篇作文就行,未必要读完厚厚的一本书。 ”
高考信息应第一时间公开
在教育专家熊丙奇教授看来,高考信息,包括高考试题、高考阅卷、阅卷点评,都应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开,其一这可避免信息误传;其二有利于增加高考的透明度;其三有利于服务考生。
他认为,对于高考信息不公开(或不及时公开)的理由,主要是不炒作高考,担心助长应试教育,其实,这是鸵鸟思维,导致应试教育的是现行高考制度,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考生、家长打听高考试题信息、阅卷信息,是情理之中的,不公布,只能加大家长的焦虑,以及增加他们获得正确信息的难度。
另外,高考试题的研究,从考试学角度说,也有助于提高出题质量,而出题质量,就是考试评价水平,这也是发展教育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质量屡受质疑,与考试研究不足有关。
-释疑
考后三天公布答案是为了让考生有心理缓冲期
记者从考试院了解到,本市并未将高考题目“雪藏”。事实上,在高考结束三天后,本市今年高考试题答案即《2010年高考试题汇编》就已经下发到事先征订的考生和教师手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考试院立即在其网站上首次公布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何其他高考试题不能也在考试院网站上立马公布呢?为何要有“三天”的时间差呢?
相关人士解释,相对而言,其他高考试题的影响力则没有高考作文这样大,之所以放在高考结束三天后《试题汇编》才能面世,主要是响应教育部相关要求,营造考后平静的氛围,防止考生心态过于浮躁,也是从考生心理角度考虑,帮助他们在经历激烈的高考后有段心理缓冲时间。
另据了解,2006年以前,本市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考生一般在当天下午3点左右就可在书店买到《试题汇编》一书。由于《试题汇编》是同高考试卷同步入围印刷,保密封存,出于路上运输保密安全角度考虑,此后,高考试题不再是高考结束当天公布。
针对 “今年考试院和每一名阅卷教师签订协议,不让他们接受媒体采访,导致信息混乱”的质疑,记者获悉,考试院将阅卷任务交给本市五所高校,考试院本身并未与阅卷老师签订协议。但今年个别高校加强了对阅卷老师的管理,采取与阅卷老师签约的做法。事实上,在教育部规定的高考评卷工作人员守则中,是有明确阅卷老师在评卷期间不能发表任何观点的要求。教育部今年多次会议上要求,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考生高考作文是秘密,尤在评卷期间,考生作文不能对外泄露。(新闻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