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改革建议
在邵鸿看来,行政权力决定了大学的发展,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当年的扩招背后还是行政化问题。国家一个扩招政策,各个大学就要执行,不扩招政府不干,学校也没钱。”
“学校很欢迎扩招”,北京一所外国语学院的一位老师坦言,“因为多招一个学生,学校就能从国家手里多得一笔经费。问题在于,学校师资水平的提高赶不上扩招的速度。对于老师来说,教一个可以手把手,教一百个就上流水线,总体区别不大。但倒霉的是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多是质量不高的‘产品’。这些孩子被忽悠进来,再被忽悠出去,中间的过程是学校在谋利。”
扩招之后,很多院系都会遇到学生就业率降低的问题。而就业率是国家评估学校和院系的重要指标。学校在设立或取消院系方面的权力很小,一旦某个院系的就业率连续几年降低,国家就有可能缩减院系的招生规模,甚至将这个院系整个砍掉。
这位老师透露:“为了保住院系的规模,以及这个规模背后的实际利益,学校和院系就会想尽办法在就业率里‘掺水’,‘被就业’就是这样来的。”
邵鸿认为,高校去行政化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去行政化一方面要减少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干预,另一方面要切实扩大高校的自主权。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为学校增加基本财政支持的同时,减少项目审批式的经费分配,使学校既有能力,又有权力去独立办学。”
“扩大学校自主权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大学的招生自主权。”邵鸿说,“扩大招生自主权实际上就是要拓宽通向大学的渠道,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利于各类职业学校的发展。”
行政权力决定了大学的发展,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链接>>
他山之石
日本:发达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非常发达,高职学校以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为主,同时包括各类以高中及以上学历为入学资格的培训学校。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短期大学和专修学校以私立为主,而高等专门学校则以国立、公立为主。短期大学和专修学校的规模较小,且以提高修养和培训服务类技能为主,私立性质有利于这类学校更加贴近市场,并根据市场需求更加灵活地调整课程设置;而高等专门学校的目标是为制造业培养技术人才,投资需求较大,故由政府兴办会更加有保障。据统计,近年来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升入大学者已经超过40%,并且大都集中在工学部。这为日本国民分层次、分批次实现就业和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
印度: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样本
据统计,印度目前公有中央大学、邦立大学、准大学和国家重点学院350余所,下属各类学院17000余个,政府每年对教育的投资大部分都流向了这些院校。
由于高教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占去大量份额,印度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扶持。据统计,在印度6-14岁的儿童中,仅有约25%能够顺利完成初等教育。此外,印度高等教育中还存在文理科比例严重失调、专业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状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印度高校毕业生的高失业率。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印度政府的重视,在改革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印度政府选择了IT业作为突破口,采取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方式,大力发展IT专业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相关领域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按照产业人才的国际标准培养学生,是印度高等教育另一值得借鉴之处。有数据显示,早在2004年,印度向国外输送的各类工程师就有35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升至140万人;而在“世界500强”企业里,将近一半公司都在聘用印度软件工程师。这种国内教育与国际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标准。
美国:受人青睐的社区学院
与中国、日本等国家不同,美国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仅指大学或与获得学位相关的教育,各类以高中毕业为入学资格的职业教育则与高等教育统称为“第三阶段教育”(Tertiary Education)。
美国的社区学院学制两年,兼具职业培训和四年制本科大学初期教育的双重职能。在社区学院学习的学生既可在掌握某种技能后离开学校就业,也可以进入大学继续攻读本科学位。学生毕业时会获得准学士学位,升入本科大学者只需毕业成绩合格而无需经过类似“专升本”的考试。
社区学院虽属高等教育学校,但对入学者却没有任何条件限制,而且不需要经过考试。这种无门槛式的入学程序使得大多数人都有可能接受高等教育。同时,由于从社区学院通向本科大学的渠道畅通,所以学生可以在经历职业教育之后再接受学术培训,从而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分层化,保证了学术教育的精英性。
社区学院独特的办学模式使其在美国广受青睐。
文 本刊记者 张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