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劳动部:农民工养老办法即将上报国务院 "以房养老"模式10月首推 -中国计划3年内将石油储备增加3倍 -城镇居民医保有望三年全覆盖 深圳非户籍人口医保参保率最高 -我国已建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库 个人违约负面信用记录无法删除 -中国汽车产销前8月增2成 小排量发展遇门槛 微型车3年后或消失 -中石化亏本进口汽油6万吨缓解汽油紧张 民营油企恐遭并购之忧 -统计局总经济师解读CPI:不能说进入全面通胀 紧缩新政或将出台 -中国每年安排500亿资助2000万困难学生 免费师范生向中西部倾斜 -宏观调控初见效 8月贸易顺差249.8亿$ 30%出口企业遭贸易壁垒 -北京上海深圳因高房价越来越不"宜居" 城市品牌价值北京列第一
中国高校负债2000多亿 还债可采用土地置换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教育部表示,将增加财政投入帮助高校化解2000多亿元基建债务

自今年3月吉林大学“自曝”欠债30亿以来,高校债务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昨日,教育部部长周济首次承认中国高校负债2000多亿。

成因 教育模式转变形成债务

中国高校到底负债多少?虽然学界多有猜测,但作为主管部门的国家教育部一直未给出明确答案。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这个答案由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中国高校负债2000多亿。

随后,周济用20分钟详细阐述高校债务的历史成因、如何看待高校债务问题以及解决路径。

周济说,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高校固定资产账面规模为5000亿,在这些资产的形成过程中,国家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大概500多亿,形成的债务约2000多亿,还有2000多亿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解决的。

评价 债务是发展必须付的学费

如何评价高校债务现象?周济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但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它是历史进程中的特殊情况。

对此,周济做了分析:在世纪之交,中国的教育面临着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1998年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再等三五十年、条件成熟再发展,一种是克服困难实现跳跃,中国选择了后者,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去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540万,1998年是108万,正好是5倍”,周济表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种转变是现代社会的必然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中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是一次伟大的奠基工程。

但是,大规模的扩招需要付出代价。“学生多了5倍,学校的硬件要跟着改善,这些都是成本,都是代价。”周济同时认为,对于现在五千多亿的账面资产,“现在估价,资产是大大增加了”。

周济没有一味强调高校债务的合理性,他承认“管理不善、不勤俭节约和腐败的问题”也存在于高校债务产生过程中,“不过这些是支流”。

解决 教育部门已获银行界支持

如何解决高校债务?教育部首次正面提出解决办法。周济表示,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在于加大财政投入,教育部准备将来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对高校的生均拨款增加投入,逐步偿还基本建设债务。

对于眼前的问题,周济透露,教育部门得到了银行界的支持,将把一部分短期的银行贷款转变为长期贷款。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学校在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偿还债务。比如说可以进行土地的置换。周济分析,在建设新校园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新的资产,有一部分校园是可以置换的。

此外,高校财务管理的强化亦是阻止债务扩大的重要措施,周济表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的资金管理、基本建设管理,不允许随意产生债务。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了对高校债务问题的担忧。7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一份中国高校负债2500亿的调研报告再次提出警告,中国高校债务雪球有越滚越大之虞。 (记者杨华云)

来源: 新京报

相关文章:
中国高校截至05年底负债超2000亿 76所部属高校贷款总额336亿
中国首次公布高校负债数据:截至05年底负债超2000亿
不少高校扩招负债累累 中国今年起控制高校扩招
图片新闻:
中国将试点对水环境等领域进行生态补偿 太湖试点排污权收费
中国太阳能利用领先全球 集热器覆盖1.5亿人 市场规模达几百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