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近日公布了去年我国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北京以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86平方米位居第三,超过全国人均26.11平方米。(7月4日《新京报》)32.86平方米的人均住宅面积能说明什么?我想从一个角度来解读,当然是北京住宅建设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其他意义。比如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比如说小康生活不再遥不可及。
应当说,这样的解读也不是没有道理,在这个统计数字的背后,笔者和相当多的北京市民一样,这几年确实能感觉到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至少我从6年住一间15平方米的平房,变成现在一套两居室楼房。
但这只是我个人对32.86平方米的感受,身份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也许对某些官员来说,这个统计数字是一种量化的政绩,而对1500多万北京市民和长期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来说,感受是千差万别的。
对那些有几套住房,或者在郊区有豪华别墅的人来说,32.86平方米根本不值一提,他们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平;而对许多三代人挤在昏暗破旧平房里的市民,或者是以百万计租房住的外地务工人员来说,32.86平方米还是一个奢侈品。
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均住房面积位列“三鼎甲”的浙江、上海、北京,恰好是这几年“炒房”最厉害的三个地区,也是房价飙升很快,平均房价远高于其他省市的三个地区。房价很高的三省市,反而是人均住宅面积最大的三个省市,这不太符合一般商品的消费规律。难道是因为这三个省市的居民,收入像房价那样,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但比较各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浙、沪、京三地居民的优势非常有限,远没有房价对比那样大的差距。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三地的人均住宅面积还不能真实反映普通居民的居住条件,也说明这三地的房地产市场中,普通居民消费性购买的份额远不如其他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三地将购房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比其他地区火热得多。
大量闲置资金涌进这三个地方“炒房”,相当多的有钱人买大面积的豪宅或几套房子,开发商热衷于开发大户型楼盘,房屋的空置率因此居高不下。这些因素决定着这三地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而一般老百姓未必能因较高的人均面积得到比其他地区居民更多的实惠。同一公报显示,中西部地区,除直辖市重庆外,多数城市人均住宅面积低于25平方米,这就更能说明人均面积并不能反映一般居民的居住条件。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和当地房价的对比,并没有这三个地区悬殊,中西部地区普通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比三地好,买房压力比三地小,仅仅是因为投资性买房不如三地那么热,有钱人和普通居民居住面积差别不如三地那么大,所以人均居住面积才屈居下游。
前不久有关部门出台了90平方米大限政策———即开发商开发楼盘70%的套型建筑面积必须低于90平方米,很多民众对此寄予厚望。房子首先就该是给那些最需要住房的人盖的,而不应首先满足有钱人和投资者的更高需要。因此说,浙江、上海、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排在全国前列,并不是什么荣耀,更不能真实说明普通居民因此能受惠几何。甚至我担心人均面积“三鼎甲”的三地,会给其他房价还较低的城市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他们也会用政策来刺激住宅投资性购买行为,来催发房价涨幅提速。如此房越盖越多,人均面积快速增长,GDP增长率提高,地方财政得到实惠,真是一举多得,而普通居民是否得到实惠、得到多少实惠就在这样的政绩中被遮蔽了。这并非危言耸听,近期呼和浩特市政府公开宣称要用政策来引导房价往上走,从而吸引房地产商来投资开发。另外,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全国前5月经济适用房开发比重下降。这些信号均值得人们注意,对中央政府来说,房市调控之路还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