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专栏3: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海关进出口、跨境收付和结售汇三类不同环节的统计数据,可以将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与进出口差额的背离分为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与跨境收付差额的差距,以及货物贸易跨境收付差额与进出口差额的差距两大部分。
一、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与跨境收付差额的差距,主要与银行外汇存贷款变动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关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货物贸易跨境收付差额=(货物贸易结汇-货物贸易售汇)-(货物贸易跨境收入-货物贸易跨境支付) (1) 从实际情况看,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对于跨境收入的资金一般有五种处理方式:结汇、当期跨境人民币收入(相当于从境外收到或兑换成人民币)、当期跨境支付、增加银行外汇存款和偿还银行外汇贷款;企业等部门跨境支付的资金一般有五种来源:售汇、当期跨境人民币支付(即直接支付人民币或从境外兑换成外汇再支付)、当期跨境收入(即跨境收入处理方式中的当期跨境支付)、减少银行外汇存款和增加银行外汇贷款。将上述情况纳入公式(1),并将相同项目抵消后: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货物贸易跨境收付差额=(结汇-售汇)-[(结汇+当期跨境人民币收入+当期跨境支付+增加银行外汇存款+偿还银行外汇贷款)-(售汇+当期跨境人民币支付+当期跨境收入+减少银行外汇存款+增加银行外汇贷款)]=(银行外汇贷款净增加额+银行外汇存款净减少额)+(当期跨境人民币支付-当期跨境人民币收入)= 境内融资净额-当期跨境人民币收付净额 (2) 由此可见,如果结售汇差额大于跨境收付差额,就必然有一部分资金来自国内银行部门,主要形式是企业等部门增加外汇贷款或减少外汇存款,其作用是替代了企业购汇或增加了结汇,导致结售汇顺差上升。同时,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跨境人民币计价结算,即跨境人民币净流出相当于替代了境内购汇、净流入则减少了境内结汇。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将上述分析局限于货物贸易项目,那么还会受到其他交易项目下外汇资金在货物贸易环节运用的影响。
二、货物贸易跨境收付差额与进出口差额的差距,主要受进出口企业与贸易相关的跨境融资和信贷影响货物贸易跨境收付差额-进出口差额=(货物贸易跨境收入-货物贸易跨境支付)-(出口-进口)=(货物贸易跨境收入-出口)+(进口-货物贸易跨境支付) =(出口预收-出口延收)+(进口延付-进口预付) =(出口预收+进口延付)-(出口延收+进口预付) = 跨境贸易融资和信贷债务 - 跨境贸易融资和信贷债权 = 跨境贸易融资和信贷净额 (3) 由此可见,上述差距主要反映了我国进出口企业与境外交易商之间与贸易相关的融资活动,既包括企业基于商业信用的相互赊账等行为(即贸易信贷),也包括企业利用银行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等工具开展的跨境贸易融资等行为。货物贸易跨境收付差额大于进出口差额,说明我国进出口企业总体呈现跨境贸易融资和信贷资金净流入。需要说明的是,货物贸易跨境流出入与进出口的统计差异,部分原因是存在出口不需要收汇、进口不需要付汇的情况,如来料加工、部分设备投资等。综上,合并公式(2)和(3),可以得出: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进出口差额=(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货物贸易跨境收付差额)+(货物贸易跨境收付差额-进出口差额)= 境内贸易融资净额+跨境贸易融资及信贷净额-当期跨境人民币收付净额+其他因素 (4) 因此,将进出口差额移向公式右方,同时变形为两个观察期相减: Δ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Δ进出口差额+(Δ境内贸易融资净额+Δ跨境贸易融资及信贷净额)-Δ当期跨境人民币收付净额+Δ其他因素 (5) 由上述公式得出的经济涵义是:跨期的货物贸易结售汇差额变动,主要与实体经济(进出口差额变动)、境内美元套利交易(境内贸易融资净额和跨境贸易融资及信贷净额变动)及跨境人民币收付行为有关。
(二)服务贸易
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服务贸易跨境收付总额占比为12%,较2010年增加1个百分点(见图2-9)。服务贸易结售汇总额占比为10%,与2010年基本持平(见图2-10)。由于支出增长快于收入,服务贸易跨境资金流动逆差继续扩大。2011年,服务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出42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2%;服务贸易结售汇逆差4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8%。从年内情况看(见图2-11),各月跨境收付和结售汇均为逆差,下半年逆差较上半年明显增长,一定程度受8、9月份出国留学、境外旅游消费等购汇增多影响。这不同于其他项目在9月底出现较大转折的情况,表明服务贸易外汇收支尽管存在单证审核的困难,但既非热钱流入也非资本外逃的主要渠道。图2-9 2001-2011年服务贸易跨境收付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图2-10 2006-2011年服务贸易结售汇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图2-11 2011年1-12月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结售汇差额情况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三)直接投资
1. 来华直接投资
非金融部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放缓,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影响开始显现。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较上年增长10%,增速较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欧洲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较上年分别下降4%和26 %,增速分别下降15个和39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继续以现汇出资为主,现汇出资结汇率趋降。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投资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显示,2011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中现汇出资占比达到86%,较上年上升5个百分点;跨境人民币及人民币利润再投资出资占比9%,实物和无形资产出资占比2%,股权和其他出资占比3%。全年,来华直接投资项下结汇率78%(包括资本金结汇和转股收汇的结汇等),其中资本金结汇率73%,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来华直接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与房地产业,整体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上升(见表2-1)。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制造业外资流入居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首位,占比为45%,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房地产行业继续排名第二位,占比为23%,与上年持平。整体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48%,较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
外资来源地格局变化不大,来自港澳台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投资占比上升(见表2-2和图2-12)。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来自港澳台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外商直接投资合计占比为72%,较上年上升2
个百分点,这些地区的外商投资大都有境外返程投资性质(外方实际控制人为境内机构或个人的外商直接投资),现汇出资和结汇倾向均较为明显。表2-2 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主要来源地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图2-12 2001-2011年港澳台与英属维尔京群岛来华直接投资占比 数据来源:商务部。
来华直接投资利润汇出增多,“两未”利润积累丰厚。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648亿美元左右,增长33%,增速较2008-2010年明显提高(见图2-13)。这一方面反映外商投资企业在华经营状况良好,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国际环境下,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加速汇回。据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按股权或约定比例计算外方所有的外商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2455亿美元,同比增长67%;已分配未汇出利润2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留存利润的大幅增长,既说明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前景,也预示着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增长还有较大余地。图2-13 2001-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外商直接投资项下资金流出较快增长,但未改变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增长态势。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市场流动性紧张和信贷紧缩,境外投资者减资或者变现资产增多。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来华直接投资项下资金流出(包括企业清算、减资、归还外方投资等)合计249亿美元左右,较上年增长24%,其中约47%为境外母公司减资流出。初步统计,全年我国来华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入147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见图2-14)。
图2-14 2001-2011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2. 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仍维持较大规模。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流出601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股本和其他投资457亿美元,占76%;利润再投资144亿美元,占24%。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回流,净流出势头放缓。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项下资金回流(包括我国境外投资企业清算、减资等)合计174亿美元,增长1.3倍。其中,54%为境内母公司收回对境外分支及关联机构的贷款。初步统计,全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出426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7%(见图2-15)。
图2-15 2001-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直接投资中现汇出资和购汇比例回落。2011年,境内投资主体现汇出资的比例为45%,其中购汇占现汇比例为62%,较上年分别下降17个和1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境内投资主体现汇出资和购汇出资的比例依然较低,现汇出资的相当部分仍使用境内外外汇贷款。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1年末,境内银行对境外贷款1505亿美元,较上年增加329亿美元,其中就包括了部分此类投资用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