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市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2010年09月09日16:2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海南 国际旅游岛 海口 建设 发展 规划纲要 规划 纲要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第九章 热带都市农业

第一节 全省农产品集散和深加工中心

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深加工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大型热带农产品、 水产品、热带花卉等专业市场,扶持发展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和配 送产业,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积极推进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交易市 场建设,建设成为全省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以云龙农产品加工产 业示范园项目为重点,建设热带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力争 2015 年前建 成保鲜加工服务业覆盖主要果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农产品的初加 工和深加工比例分别提高到 80%和 30%。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 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农业龙头企业的科研能力、市场拓展能力、 融资能力、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推广 “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和“社—社联合”等合作经营模式, 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发

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推广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

标志保护,培育形成一批特色农业品牌,着力增强农业竞争力。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支持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 社、农民经纪人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加快开拓农村市场, 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加快镇级农资供应中心建设,完善农资供应体 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面落实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例 行监测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把农产品产地环境控制、生产管理、投 入品监管、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监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 村级农技员、畜牧防疫员、沼气管护员、农产品质量检测员、农机协 管员等“五员”的农业公益性服务队伍,实现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 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 提升电子农务和农技 110 服务水平,努力做全省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第二节 现代农业基地

提升特色农业基地发展水平。以农产品出岛出口、进宾馆进超市 为目标,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低碳农业示范区、特色果菜产业带 建设为抓手,建设一批生态循环热带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以大棚、喷 滴灌为主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促进特色水果、瓜菜生产向规模化、 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促进产销地对接、农超 对接,畅通南菜北运“绿色通道”,使海口成为国内重要的“菜篮子”。 到 2015 年建成生态循环农业基地 15 万亩;到 2020 年达到 20 万亩。

扩大标准化畜禽生产。全面推进农村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支持现有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和扩建。到 2015 年,建成标准 化畜禽养殖小区 150 个。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基础设施,健全兽医、 动物卫生监督、疫情报告、畜禽防疫等体系。加强畜禽养殖基地的质 量、卫生认证服务工作,推动一批养殖企业和养殖场顺利通过国家、 国际认证,把海口建设成为全省畜禽产品出岛出口基地。

加快发展热带花卉和水产养殖。以美兰机场周边镇为主体,建立

6 万亩热带名贵花卉基地;以三江、演丰等镇为核心,建立水产健康 养殖示范基地;在以红旗等周边镇为中心的水库区,发展水库网箱和 大面积精养罗非鱼特色水产养殖产业。

第三节 休闲农业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在保持田园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 的前提下,开发特色农业观光休闲体验游。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批 乡村休闲观光园区和农业示范展示园区,打造绿色长廊、滨海乡村、 海榆东线三大休闲农业产业带。鼓励与引导乡村酒店、乡村客栈、汽 车营地、采摘篱园、生态渔村(庄)、家庭农庄等乡村旅游业态发展。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引导渔民利用现有渔船和渔业设施,开发特 色渔业休闲体验游。规划建设海上人工渔礁、海洋牧场,配套建设一 批休闲渔业场所,以休闲垂钓、休闲餐饮、观光疗养、渔业体验、渔 业文化等多种形式,丰富休闲渔业产品。

大力发展休闲林业。促进生产林地建设与游憩绿地建设结合,建设 热带园林苗圃和花卉为内容的生产林地,整合沿海防护林、生态公益林、 橡胶林、果树林,建设包括永庄水库森林公园、沙坡水库森林公园和玉 龙泉森林公园在内的环城森林带,形成城郊森林旅游休闲体系。

专栏 13: 三大休闲农业产业带

一、绿色长廊生态休闲农业带:沿绿色长廊—雷琼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打造休闲度假 型、生态旅游型、垂钓餐饮型、体验农事型和热带现代农业展示型休闲农业带。

二、滨海乡村风情休闲农业带:发挥演丰镇、三江镇、长流镇的海滨、阳光、沙滩、绿 地优势,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渔)家乐”,形成赏红树林美景、吃咸水鸭 和海鲜等特色美食、享热带滨海优美风光、体验淳朴民风民俗的演丰乡村风情休闲农业带。

三、海榆东线观光休闲农业带:沿琼山区红旗、云龙、三门坡、大坡镇一线发展“猪— 沼—菜(果)”循环农业观光游;依托冯白驹故居和红旗本立村(海南第一社)开发农村红 色经典游,打造海榆东线观光休闲农业带。

第四篇 建设全市人民的幸福家园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加快发展低 碳经济,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提高单位 碳排放产能,实现保护中发展和在发展中保护,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 乃至全国低碳先进城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努力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共享和谐美好生活。

第十章 绿色低碳城市

第一节 低碳城市建设

做好低碳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阶段目标、途径以及重点支持领域。 制定新的低碳排放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开发以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为载 体的科技房地产项目;构建多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消费 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公务、公交、出租、环卫等公共服务 领域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提高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标准。 实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融资、土地等优惠政策,建立相应的 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

推进低碳试点建设。全面做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生产行业的 低碳试点,积极开展低碳示范机关、示范公司、示范社区、示范园区、 示范村镇等生活办公区低碳试点建设,把云龙产业园建设成为低碳示 范园区,规划建设低碳农业示范区,用低碳理念完善长流起步区、金 沙湾、江东新区修建性详规,把永兴镇打造成为全国低碳示范镇。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有效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沼气

等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新兴 低碳产业,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低碳产业体系。完善促进 资源有效利用的资源价格体系,探索建立地方排放权交易制度,引入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2020 年基本形成 低碳的产业结构和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体系。

营造低碳生活氛围。加强蓄能、变频、洁净煤、新能源汽车、节 能灯等低碳技术及产品推广应用,提倡低碳消费、低碳出行,鼓励建 筑物采用新型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实施“太阳能风力路灯照明示范 工程”和“新型 LED 照明示范工程”,各类公共建筑和 12 层以下民用 住宅全面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到 2015 年实现全覆盖。

第二节 生态环保工程

打造森林海口。编制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改造和新建一批城市公 园,全面推行城市 500~1000 米服务半径街边绿地建设,优化城区公 园绿地布局,增加绿地总量。保护和恢复市域各种生态系统的自然组 合,增加城市园林生物种类,发展乡土物种,科学栽培珍稀濒危物种。 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对山体林地、水体湿地、疏林草地等进行有效保 护,建立景观生态廊道。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到 2015 年,全市森林覆 盖率达到 42%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 面积达到 15 平方米以上。

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推广资源节约型产品、 设计、工艺、设备和设施。推进沼气工程建设,打造资源高效利用型 的生态循环农业。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严禁高耗能、高耗水、 高排放行业发展,禁止产品过度包装,逐步禁止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推广中水回用。加强固体废弃物的源头分拣、回收、再利用。到 2015

年,基本建成以社区回收网络为主、多渠道配合的固体废弃物回收体

系,建成规模和数量满足需求、空间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固体废弃 物处理和加工利用产业构架,并形成一定的产业化规模。

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 环境准入制度,落实“一票否决制”。严格海岸带规划,建立多样化的 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开展海岸带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海域水质监测 系统。完善水源保护区政策,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水环境 综合整治,还水于城,还清于水。坚持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破坏 限期恢复制度和异地发展生态补偿制度。

专栏 14: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一、碧水工程:加快推进市中心污水截流并网工程、府城分区排污管网工程,推广中水回用, 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建江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将城区污水全部纳入 污水处理厂处理体系。

二、蓝天工程: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新型建材覆盖、燃烧技术改进、废气污染物消除、尾气 排放降低工程。

三、绿地工程:构筑与城市总体格局相适应的绿化体系,改造和新建一批城市公园,严格落 实新建项目的绿地率,进行生态复垦,加强江边、路边及城边生态防护林带建设与改造。

四、安静工程:在高架桥、机场等噪声影响较大的地方周围安装隔音装置,督促企业降噪和

严控作业时间。 五、循环工程:加强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医疗废弃物焚烧厂和放射性废物库的建设,

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第十一章 和谐海口

第一节 住房保障

扎实推进“住房安居工程”。健全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扩大住 房保障范围,有效调控普通住房房价,努力让低收入群体有房住,使 中等收入者买得起房。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积极构建廉租住房、 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多元化的保障性住房供给格 局。全面普查城乡居民住房情况,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实施动态管理。

合理布局保障性住房项目,充分考虑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对交

通、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 建设资金投入,加大城中村、旧城改造及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符合条 件的单位和企业可以集资建房,商品房开发要按一定比例配建廉租住 房,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供应,下大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众、 教师、医生、干部职工住房问题。充分满足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实 施阳光操作,保障性用地全部通过媒体和网络发布信息,做到土地计 划、地块、信息、程序、竞价和结果“六公开”。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 地的监督清理工作,对擅自改变用途的,要坚决依法查处。到 2012 年,基本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居民住房水平不断得到提 高,到 2020 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30 平方米/人以上。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