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各主要经济体加息的道路上,澳大利亚继续领跑。昨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再次提高25个基点至4.5%,这是澳央行自去年10月份以来第六次上调基准利率。澳大利亚央行再次加息并未给澳元带来提振。昨日,澳元兑美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跌至0.9150的水平,跌幅逾1.3%。有分析人士表示,澳元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央行并未明确指出将于何时再度加息,此前涌入澳元的投机资金也快速撤离,转向加元、新西兰元等可能很快加息的币种。
澳加息进程尚未结束
澳大利亚央行在声明中表示,澳大利亚经济再次面临衰退的风险已经消失,央行正逐步将基准利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此同时,澳大利亚通胀率降幅可能低于预期,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内,通胀率将位于目标区间的上半段,央行将继续评估通胀前景,并制定必要政策以实现稳定通胀的目标。澳大利亚央行行长史蒂文斯也表示,亚洲以及全球经济持续走强,全球金融市场的运作也比一年前要好得多,这些都是澳大利亚央行提高利率的原因。
伴随着经济强劲复苏,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房价上涨所引发的通胀问题成为推动澳大利亚央行再次加息的原因。澳大利亚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澳大利亚全国房价指数同比上升20%。有分析人士表示,房价涨幅超过20%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从而给经济复苏带来影响,仅靠澳大利亚央行的加息措施无济于事。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澳大利亚央行对于通胀的强硬表态显示,此轮加息进程并未就此结束。澳大利亚央行或于下个月暂停加息步伐,但预计到今年年底,央行将把基准利率提升至5.25%,澳大利亚央行也成为发达经济体中收紧货币政策力度最大的央行之一。
亚洲通胀压力与日俱增
“股神”巴菲特日前表示,全球发生重大通胀风险的可能性已经增加。经合组织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该组织30个成员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在截至3月份的12个月内上涨2.1%,只有爱尔兰和日本继续面临通缩。伴随着通胀预期日益升温,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加息行为已表明其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的开始。
亚洲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领头羊”,面对不断上涨的大宗商品、食品价格以及资产价格所引发的通胀预期,多数亚洲国家却一直谨慎看待加息。
数据显示,4月份韩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升了2.6%,印度尼西亚则同比上升3.91%,两国物价涨幅均远远超过市场预期。尽管市场对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加息的呼声很高,但两国至今却依然按兵不动。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通胀预期进一步强化,一些亚洲经济体将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各大央行在加息方面显得更为激进。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实施合适的货币政策,将是亚洲各央行面临的最大挑战。(记者吴家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