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近日发布报告预计,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将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现有水平上将略有下降,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涨幅在2%-2.5%之间,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今年以来,中国出现多次大范围暴风雪等恶劣天气,2月份以后各地雨雪天气依然偏多,造成鲜菜、鲜果、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运输受阻,供应减少,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春节之后也无明显回落。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1月扩大1.2个百分点。尤其是直接关系老百姓“菜篮子”的蔬菜、水果价格上涨较多,引起了一些担忧。
但权威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农副产品价格将开始季节性回落。受供应充足、需求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猪肉等价格也将继续下跌。节后国内生产资料价格虽有所上涨,但对下游消费品价格影响有限。
商务部“商务预报”发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从2009年11月8日的117.42点持续上升到今年2月21日的127.77后,已经缓慢回落到3月28日的125.18。3月22日到3月28日一周,除了蔬菜、水果、粮食价格略有上扬,鸡蛋、肉类、水产品、白条鸡、食用油等产品价格都有所下降。
此外,物价上涨还来自成本推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2010年,国际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上涨有可能推动中国价格上涨,另外,中国为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环境,要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这也将推高物价。
不过,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也是抑制中国物价上涨的良好基础。中国农业连续六年丰收,农业与粮价的稳定也为物价的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认为,当前存在的影响物价变动的不确定因素包括: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加剧;近年来恶劣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对市场价格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当前生猪价格快速下跌可能引发周期性波动。
“今明两年,我国经济将进入新的繁荣期,通胀威胁以及资产泡沫问题是我国经济但面临的重大挑战,但通胀威胁近期内看还不是很大。”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