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矿石谈判传统的截止日4月1日只有几天了,传来的消息并不让人乐观。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中现在都已经明确表达了对铁矿石季度定价机制的青睐,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铁矿石价格涨幅或将翻倍的预期。
与年度合约的稳定性相比,铁矿石现货价的波动幅度要剧烈得多。在去年四季度刚开始时,国内的铁矿石现货价不过90美元/吨左右。而随着新财年铁矿石长协价起算日(4月1日)的临近,目前这一价格已经站上了150美元/吨的高位。
如果铁矿石真的在今年开始实施季度定价,并进一步向现货市场靠拢,首先钢铁企业的利润将大幅下降。负责人估算,如果被迫接受国际铁矿石三巨头涨价90%的要求,我国钢企将为此多付出超过2600亿元的代价。钢铁企业有可能将成本转嫁到下游汽车、建筑等企业。
此外,今年铁矿石如果实现季度定价,那么未来就有可能向现货定价、指数定价进一步过渡。为了对冲现货市场的波动风险,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是很多钢厂的无奈选择。如国钢材期货对现货价格构成实质性影响,铁矿石掉期合约对长协定价机制的影响就会逐步加大,因此“钢铁企业将面临全方位的竞争压力”。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时的经验欠缺和机制束缚,铁矿石“金融属性”的增强对现阶段的中国钢厂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
中国和欧洲方面对待“季度定价”的态度较为谨慎。商务部此前表示,希望维护铁矿石长期协议的价格形成机制。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表示,希望继续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坚决抵制和反对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
有分析分析人士认为,国际矿山很有可能从日本钢厂方面找到铁矿石“季度定价”的突破口。因为日本钢铁工业的产品较为高端,其转嫁成本的能力也比较强。对他们来说,对铁矿石稳定供应的担忧要多于价格。中国钢厂到底会不会接受铁矿石“季度定价”,现在尚难定论。但是,从各方反映的观点看来,铁矿石定价频率加快已是大势所趋。
代表中国参与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宝钢董事长徐乐江昨日表示:“现在矿石的供需关系上在一定时间内也出现了供不应求,运行了40多年的长协机制要一定的调整和完善,应该是合理的范围。” 徐乐江还表示,随着供应格局从垄断到多元的转变,需求格局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构建长期稳定的航运保障将成为一种趋势,中国钢企将继续追求以长协为主的采购模式、增加长协需求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