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2月5日北京讯国家住房制度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话题,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提出新的方案。早在2009年2月,长期研究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学者,经济学家李开发就向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住建部等相关部委提交了《国家住房制度建议稿》,人们称之为学者版。经过近一年来的继续努力,日前经过修改的二稿已经脱手,即将报送国务院与相关主管部门。中国经济网率先与专家取得联系,李开发回答了本网提出的相关问题。
李开发坦言,去年的方案确实有诸多不足,但也有一些专家与学者的评点甚至与《建议稿》内容相去甚远。他认为,一份反复修改的建议稿,每一个条款里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与特别的故事,也决不是花两个小时读一遍所能通透的。今年他们已经特别注重《建议稿》解读,可以防止误导误判。
李开发说,自己作为课题的执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参与过上百个的重要文件起草,参与过众多课题的认证与调研。在房地产宏观调控领域,近年有百余篇论文发表,研究国家制度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学者们一个积极的探索。他引用小平同志提法,改革开放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可以允许探索出错,但不允许不探索。
李开发说,中国的国情相当复杂。人口太多,平均资源太少,文化底蕴、历史习惯与计划经济的积淀,要为这样一个大国提供一条可操作的务实的政策方案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要兼顾思考的内容太多。作为一个学者,如果能完成一个对社会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课题,它比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100篇学术论文来得更重要。中国的国家住房建设制度,即未来的《住房法》,它必须兼顾13亿人口的需求,兼顾城乡差别,兼顾劳动制度,兼顾土地制度,兼顾户籍制度的改革,兼顾政府财政收入的平衡,兼顾先富起来的人群与需要,兼顾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情况,其学术研究的课题的广度与难度与深度无疑是当今首屈一指的。
李开发认为,要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当中,最核心的研究与务实。没有理论不行,没有实践不行,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行,同时也需要政治智慧。在多年工作中,我们愿意接受挑战,尝试创新。很希望在此完成这样一个具有崇高使命与学术价值的课题。如果它能够为国家所认可,能为国家最终“设计一个好的住房制度”(温总理语)提供借鉴与参考,也算功不可没。不过,他自认为建议稿已经相当可行。
李开发还谈到,他最早提出国家住房建设制度的学术课题是在2007年6月30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的《保障性住房研讨会》上的发言,那个发言中有已经有了一些基本方案。当时会上有大批学者专家,如清华大学的李强教授,如开发商著名代表任志强总裁,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关注住房保障的学者。关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议的媒体报导,最早见著于07年9月《新民周刊》的采访。后来李开发又深入到深圳、广州、南京、武汉等许多城市进行调研,有众多政府领导在实际调研中为我提供了大量帮助。此外,李开发还与许多中低收入阶层的民众做了大量沟通。他称这个课题没有报酬,只有责任;没有私利,只有理想。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