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大湖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是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其结果往往并不利于保护;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其结果必然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为了那一湖清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需要达到保护和发展的协调统一,这其中的探索是一笔宝贵财富
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城乡统筹、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不仅关乎环鄱阳湖地区、关乎江西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关乎我国东南腹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改善,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说。
继承突破,应运而生
二十多年期待今朝梦圆
早在1983年,江西省就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鄱阳湖是长江水流名副其实的调节器,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遵循“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治山必治贫”这一全新的生态修复和发展模式,江西省实施“灭荒”造林、“山上再造”和“跨世纪绿色工程”三大战役,森林覆盖率增长近1倍,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2/3,鄱阳湖湖体面积增加40%多,直接带动5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原有区域发展战略的继承、提升和突破。”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说。江西正处在人均GDP由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国内外实践表明,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2008年4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动员大会在南昌召开,标志着这项重大战略实施进入实质阶段。当年9月,江西正式向国家有关部委上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今年4月15日,国家发改委会同20多个部门80余人,来到江西鄱阳湖地区开始实地调研,专家专题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7月14日,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该规划被印发至25个部委征求意见。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有定位,才会有地位
“三区一平台”挖掘地区潜力
《规划》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从区位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长江,上连湘楚、下通皖江,同时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既与沿海发达地区山水相连,又与中西部地区直接相通,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点。该区域以占江西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江西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有定位,才会有地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总结起来讲,就是“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总体定位,江西今后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介绍,要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离不开各大河流源头地区的主动策应,离不开各大河流上游地区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大河流沿岸地区的积极参与。”苏荣告诉记者,应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龙头作用,以长江、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为依托,以沿江、沿线城市为支撑,引领带动周边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注重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力促进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公共资源、自由流动生产要素,注重带动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着力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革命老区发展能力。
保护发展,协调统一
“两区一带”探索生态经济新经验
大湖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是当今世界重大课题。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吸取国内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着力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合理开发环湖平原地区,探索大湖流域保护、治理、开发的新经验,这有助于保护“一湖清水”,维护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
实践证明,只讲保护,不讲发展,结果往往并不利于保护;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结果必然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的就是达到保护和发展的协调统一。
鄱阳湖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受到广泛的国际关注。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有助于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
“规划提出了符合实际、特色明显的‘两区一带’功能分区,即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姚木根向记者介绍,规划设定了13个定量指标,主要有:鄱阳湖天然湿地面积稳定在3100平方公里,鄱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5年比2008年下降20%、2020年比2015年下降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达到45000元、2020年达到80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