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受倒闭影响的中国留澳学生得到妥善安置 教育部称乱收费已解决 -大范围雨雪可能持续到13日 京第二轮降雪 陕晋冀豫鲁等地有暴雪 -10月经济数据出炉 CPI同比下降0.5% PPI降5.8% 主要数据一览 -私企入统计 官员否认平均工资"被增长" 改革央企薪酬制度防陷阱 -住建部:住房优惠政策大多无截止日期 一线城市供地计划无法完成 -发改委首度表态国内航线将复征燃油费 预计方案仍为20元-40元 -中国铁路今日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 -中国将遇入秋后最大范围雨雪天气 蒙陕晋冀有大到暴雪 气象预报 -胡锦涛离京开启东南亚之行 行程 将在APEC峰会上发出中国声音 -国际金价直冲1100美元 各种黄金产品持续热销 利好个股(名单)
首页>>宏观经济
中国货币政策应走向何方?专家:稳字当头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近期,缘于通货膨胀预期,澳大利亚央行频繁加息,此前以色列、挪威等先后宣布加息,印度央行近日宣布上调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的行为也被视为加息的前兆。

而美国、欧洲等国家仍强调维持利率不动摇。国际市场货币政策走向出现了分化,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走向何方?11月10日,本报采访了有关经济学家。

澳洲央行频繁加息

11月6日,澳洲央行上调了该行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中期预期,该行在11月份的货币政策公告中称,隔夜拆款利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未来可能还需要逐步解除货币刺激措施。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告诉记者,澳洲央行频繁加息,与自身经济结构有关。以资源型主导的经济结构使其在这轮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为了刺激经济,各国均投入了大量货币,并蕴含了通货膨胀因素,加息是该央行前瞻性考虑。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外汇分析员龚超告诉本报,澳大利亚二次加息是在市场预料之内,缘于该行首次加息之后,市场预期该行会再次加息。外汇市场提前消化该行加息预期,所以在第二次加息之后,澳元走出回吐趋势。

11月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维持0—0.25%的基准利率区间不变。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也同样宣布了维持0.5%和1.0%利率不变。与此同时,在英国经济健康状况尚未明朗之际,英国央行宣布,将债券购买计划的规模扩大250亿英镑至2000亿英镑。

龚超告诉本报,各主要国家央行近期均表明不会加息,而且英国还在加大货币投放量。如果澳洲央行连续加息,则澳元逐步走强,直接打击该国的出口行业。削弱自身产品竞争力,这次虽然可能有预期,但澳洲央行近期内可能不会加息。

中国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显示,9月末,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增速分别为29.5%和29.3%,分别比上月末高出1.8和0.8个百分点,目前,M1和M2已分别连续3个月和7个月在25%增速以上运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则持续增强。央行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当季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到66.7%,连续第三个季度上升。

龚超称,大量资金投入基础建设工程,为了维持项目运行,后期投入肯定也无法减少。所以,中国通货膨胀预期逐渐加强。同时,还要保证8%的经济增长目标,央行在年前肯定会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刘煜辉告诉本报,中国的M1连续3个月在25%以上增速运行,从历史上看,当M1的增速超过20%的时候,在未来6个月内,中间价格上升的正向关联增强。也就是说,未来6个月内,会出现价格的快速上涨。

CPI指数难以反映真实

刘煜辉介绍,实际上,如果不是把通货膨胀简单地等同于CPI,其实国家已存在通货膨胀。中国CPI的构成中,资产价格出现快速增长。比如住房、医疗和教育价格指数增长很快。但在中国CPI构成中,占据决定权重的还是食品和制成品。

“CPI不能真实反映社会的消费情况。”刘煜辉对本报说,对于食品市场,中国有很强的控制力,难以反映真实情况。而制成品市场包括服装、汽车和家电等拉低了CPI的指数。

目前人们的需求结构和当年明显不同,现在占据居民消费较多的是住房、医疗和教育。刘煜辉解释道,中国现在人均GDP达到了4000美元,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中国CPI的整个构成还是上世纪90年代设计的,当时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

“货币政策是否调整,还要看货币当局的态度。”刘煜辉认为,如果依然是基于对现有CPI指数的研究做决策,货币政策是否调整,比较难以判断。实际上,货币政策现在或是更早以前就应该做出调整决定。央行要有一个更加科学的度量标准,而不仅仅是盯住CPI。

什么时候货币政策开始调整?龚超认为,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可能会是年底,一定会在保证8%的经济增长目标之后。所以,今年底之前,银行的货币投放还会维持比较稳定的数量,货币政策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化。(马会)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文章:
社科院副院长:今年的货币政策不具扩张性
英国欧盟追随美联储 全球宽松货币政策仍将延续
欧美货币政策“消化不良” 全球尚不具通胀条件
专家预计四季度GDP增10.6% 建议适时调整货币政策
专家:通胀预期需关注 货币政策最早明年转向
日本央行:经济风险仍高 暂需坚持宽松货币政策
市场:金融数据凸显经济回暖 货币政策继续宽松
澳行加息引发货币政策猜想 中国加息条件不具备
全球部分央行或收紧货币政策 加息潮逼近欧洲
图片新闻:
环保投入成"无底洞" 近千亿投资治不好"三河三湖"
天津撤塘沽汉沽大港区设滨海新区 改革分五阶段推进(受益股)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