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江苏省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4.8%
去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外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影响,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今年以来农产品生产价格延续了去年的回落态势,据对全省1368户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调查,2009年上半年江苏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为95.2(以上年同期为100,下同),同比下降4.8%。分行业看,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大类价格指数分别为101.0、98.2、82.7、103.5。分品种看,小麦、稻谷均价各为1.67、1.89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8.1%、3.1%,蔬菜、家禽上涨8.3%、1.6%,海、淡水产品各涨2.2%、3.9%,玉米、油料、生猪分别下降8.4%、24.8%、29.1%。分季度看,今年一季度降4.4%,二季度降5.1%,降幅略有增加。
一、农产品生产价格变动主要特点及原因
(一)粮价整体上扬
今年上半年江苏粮食生产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1%,其中一、二季度分别上涨2.6%、3.6%。分品种看,硬粒小麦和软粒小麦各为1.67元/公斤和1.66/公斤,上半年同比分别涨8.1%、9.9%;稻谷均价为1.89元/公斤,同比涨3.6% ,其中晚籼稻、粳稻为1.89、1.90元/公斤,同比涨5.1%、2.9%;玉米均价为1.52元/公斤,同比下降8.4%。
粮价整体上涨一是受政策推动,国家提前公布了上调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消息,直接提振了市场粮价;二是农户普遍持粮惜售,今春产粮区遭受旱灾,农户普遍存在价格走高的心理预期,进而存粮观望。另外,玉米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受国内市场需求下滑的影响。目前生猪价连续下跌,养殖意愿降低,玉米饲料的需求大幅下降。同时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举步艰难,加工产品销售不旺,导致原料采购出现萎缩现象。
(二)油料价格大幅下行
上半年油料价格同比下降24.8%,其中花生、油菜籽均价分别为3.85、3.45元/公斤,同比下降19.7%、28.0%。
油料价格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油脂价格全面下滑,油脂加工企业为降低原料成本,压低油料收购价格。二是受国际市场油料食油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
(三)棉花生产价格下降4.6%。
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行业不景气,企业减产、停产,导致棉花收购部门库存大量积压,外调受阻,棉花价格持续走低。
(四)菜价整体上扬
今年上半年蔬菜生产价格平均为2.42元/公斤,同比上涨8.3%,其中叶菜类、瓜菜类、块根块茎类分别涨10.3%、1.0%、3.6%,菜用豆类、葱蒜类分别涨3.2%、23.2%,食用菌类、茄果菜类、水生菜类分别下降1.8%、12.7%、4.2%。蔬菜生产价格上涨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遭受旱灾持续连阴雨天气,蔬菜大量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导致价格上扬。
(五)畜禽价格跌势未止
畜牧业产品价格自去年4 月起连续阴跌,今年上半年下降幅度明显加大,同比已下降27.3%。其中生猪(毛重)今年上半年均价为10.32元/公斤,降29.1%;肉禽(毛重)均价各为13.86元/公斤,同比略降0.2%;禽蛋为8.83/公斤,同比下降3.5%。
活猪价格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供给增加。由于去年国家采取了系列促进生猪生产的优惠措施,生猪养殖量增加,目前正值此轮大扩张生产生猪的面市高峰期,供给不断增加,导致活猪价格明显下跌;二是养殖成本下降。作为生猪生产的源头产品仔猪的价格有所下降;三是口蹄疫、瘦肉精事件,加重了消费者对肉食安全的担心,猪肉消费需求受到影响;四是大量外省廉价生猪涌入,对市场影响较大。畜产品中家禽价格小幅上涨,主要是受家禽中价格相对较便宜的肉鸡和鸡蛋消费需求增加,价格上扬的拉动。
(六)水产价格维持小涨格局
上半年水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3.5%,其中海、淡水产品均价分别上涨2.2%、3.9%,海、淡水产品价格涨幅趋缓。分产品看,海水鱼类、虾蟹类、贝类产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2%、1.3%、1.1%,淡水鱼类、虾蟹类同比上涨0.7%、7.1%,贝类同比持平略降。渔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中低档水产品需求增加,部分品种价格涨幅较大,拉动渔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
二、走势预测
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在政策性引导和成本的刚性支撑下,预计后市农产品价格逐步走出低谷。
(一)粮食价格将继续慢步走高。为了保证连续提高农民收入,出于稳定粮食生产的必要,今年江苏加大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购买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力度,大幅度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国家政策性地逐步调高粮价对后市价格走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对下游需求有一定抑制作用,呈现如深加工企业市场销售减少,饲料企业减少收购,但综合各因素分析,后期粮食市场价格总体上将保持平缓走高态势。
(二)油菜籽价格走势不兴。今年全国油菜面积扩大,总量增长,江苏油菜籽总产增4.5%,供应较为充裕,产需矛盾进一步缓,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今年新菜籽开秤收购价格低于去年,后市价格难有较大起伏。
(三)生猪价格将逐步回暖。虽然前期能繁母猪近年来有较大幅度增长,产仔出栏高峰期延续至2009年,市场生猪一度过剩,造成价格大跌,但在国家政策性收购和养殖刚性成本支出的托举下,猪价将逐步回暖,逐渐走出低谷。
三、几点措施
(一)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更是市场价格的标尺。粮食部门应加大对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
(二)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建立生猪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政策。猪肉价格是影响生猪生产的根本因素。在价格低的时候,养猪户不愿赔钱,宰猪毁舍,导致生猪存栏数锐减,肉价飙升。政府为平抑肉价,增加投入,扶持生产,虽取有成果,但不特别明显。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制定出台生猪收购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政策。生猪收购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的制定要科学,要确保养猪户、屠宰户等各环节都能分享到合理利润。
(三)强化农产品购销、调运和产销衔接。动员和鼓励农产品经纪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行业协会等扩大农产品收购、运销,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并实行相关运费补贴和减免政策。支持销区企业到产区采购,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