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01年11月10日23时38分: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尔先生一槌落下──世贸组织正式接受中国。当时,与中国民众的激动与兴奋格格不入的是,汽车行业弥漫着既紧张又惶恐的气氛。业界普遍预测中国汽车工业会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全盘崩溃。
外资品牌的选择:融入
“谈了13年,其中反复纠缠的一个大难题,就是尽量减小开放对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冲击。最后双方确定保留5年关税过渡期,以缓冲市场开放的压力。”龙永图回忆说,当时在全球汽车进口配额已经取消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平稳过渡,谈判团还是争取保留了中国汽车的进口配额制度。
2001年,在中国尚未加入世贸组织以前,3.0升以下排量进口汽车的关税税率为70%,3.0升及以上的高达80%。“入世”后,我国承诺以第一年发放的进口配额量为基础,年增长15%,至2005年取消配额。此外,关税每年下调10%,在2006年7月1日前整车进口关税平均降至25%,零部件进口关税平均降至10%。
尽管现在回过头来看,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催化剂之一,关税下调非但没有导致进口车的长驱直入,还进一步强化了国产车的竞争能力,使我国汽车市场大踏步走向国际化。然而,在当时,做出这样的决定却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作为汽车行业参与“入世”外围谈判的惟一代表,时任国家机械工业局副司长的董扬回忆说:“当时我的想法和大家一样,担心‘入世’给中国汽车工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大量进口车将淹没国产汽车。那时候我们还开玩笑,以后可能大家都要开美国车了。”
董扬的玩笑并没有一语成谶。
“入世”前,国内汽车界最担心的是“入世”后大量进口车涌入,国产车将遭受灭顶之灾。然而,由于采取了5年关税过渡保护,进口车蜂拥而至的局面并未出现。2001年,中国进口汽车7.1万辆,2002年进口12.8万辆,增长80%,接下来增速迅速放缓,2005年还下降了8.1%。此外,进口汽车所占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2001年进口汽车的市场份额大约为6%,目前这个比例已经不及2%。反过来,销量大涨的国产车倒是冲击了进口车,逼迫进口车单价逐渐上升。2000年进口轿车平均单价不到2万美元,2003年提高到2.99万美元,2006年超过4万美元。至今,20万元以下的进口车基本没有市场。
为什么进口汽车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大量涌入?原因是合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入世”前,国内已经有北京吉普、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神龙、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天津丰田和长安福特等合资企业。“入世”之后的两三年内,一汽丰田、东风本田、东风有限、华晨宝马和广州丰田、北京奔驰等合资公司又相继成立。一些合资公司甚至以CKD组装形式,在中国迅速“吸金”。
“当然这并不是说跨国公司要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贡献。而是因为开放了的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单靠进口远远无法满足中国市场竞争的需要。”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在谈到“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