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台高雄政府放映热比娅纪录片 俄地方政府否认向中国出租海参崴 -西方加快稀土开采 中国出口或陷价格战 民工荒致建筑工月薪5000 -新保险法将实施 百余款保险产品将停售 四大行提高外币存款利率 -中石化总裁回应垄断:谁愿意赔钱垄断 成品油市场垄断望提前打破 -国外研究称"地陷海升"威胁中国 中国专家不认可 北京绘噪声地图 -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并讲话 将首次阐述中国"气候观" -长沙成幸福"房价洼地" 两成家庭有多套房 上海地价一年之内翻番 -中国内地累计报告1.3万余例甲流确诊病例 世卫称第二波疫情暴发 -毛泽东之孙毛新宇晋升少将军衔 崔海容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 -创业板首现被否公司 周五将申购 须在本周三前开户 开户迎井喷
首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焦点新闻
国庆新闻中心开放 已1307名境外记者报名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9 月 2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二日电(张蔚然)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二十二日一早正式开放,地点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表示,已有一千三百零七名境外记者报名采访国庆六十周年,总计四千五百多名中外记者报名。

祝寿臣表示,前来采访的境外记者中,港澳台记者三百八十八人,外国记者九百一十九人。境外记者来自一百零八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三百四十六家媒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既有来自欧美国家的记者,也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记者,既有常驻中国的记者,也有临时来华采访的记者。

进入新闻中心,两块醒目红色展板映入眼帘,展板上清楚标明了新闻中心服务项目指南、功能方位指示牌。顺着展板提示方向拾阶而上,新闻中心提供的各项具体服务一目了然。无论是新闻发布厅,还是实时图片室,都以醒目的“中国红”加以装饰。新闻中心工作人员更是早上五点就已上岗,静候境内外记者的到来。

国庆新闻中心负责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的接待、服务工作,为记者核发采访证件,受理采访申请,组织采访活动,为记者采访提供传输通讯手段和资料服务,答复有关国庆采访的问题。祝寿臣表示,新闻中心的工作安排广泛征询了境外记者的意见,按照外国记者的需求安排采访。

记者采访发现,新闻中心的服务呈现三大亮点。亮点一是免费服务覆盖采访全程。国庆新闻中心为到访的境内外记者提供六大免费服务,包括提供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传输服务,实时新闻图片服务,上网服务,部分图书资料的拿取,茶歇服务。此外,新闻中心官方网站(www.60newchina.cn)也已开通,为境内外记者提供网络信息和相关资料查询。每位记者在报到时还会领到一个采访包,里面有纸、笔、一把雨伞。

亮点二是推出了针对每位记者的个性化服务。新闻中心主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介绍,新闻中心设置了香港、澳门和台湾记者接待组、外国记者接待组、境内记者接待组、新闻发布会组、信号传输组等多个小组,为境内外记者提供分门别类的服务。

翟惠生表示,国庆新闻中心的服务工作借鉴了奥运会新闻中心的成功经验。所有境外记者在新闻中心报道时,都会收到一张详细的活动日程表,记者们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采访活动上面划勾,新闻中心会根据记者的意愿提供更细化的服务。

同时,考虑到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没有数字电视信号,新闻中心特别为这些国家的记者准备了两台提供模拟信号的设备。届时将有一百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记者来到北京报道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亮点三是服务内容广泛、做足各种预案。二十二日至三十日,新闻中心将举办多场新闻发布会、集体采访、参观采访、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供前来采访的记者自主选择。

新闻中心还在安检处设置了体温测量处,同时还准备了详尽的甲型H1N1流感紧急预案,突发情况一旦发生,预案马上启动。(完)

来源: 中新社

相关文章:
"国庆"加班工资怎么算? 4个假日需支付3倍工资
国庆阅兵最令人期待的六大"新武器":歼十飞机等
药监局:严密监测甲流疫苗不良反应 国庆游行人员免费接种疫苗
国庆受阅官兵将着07式军服 量体裁衣逐人定做 联欢晚会三大亮点
聚焦国庆群众游行:十万人将演绎流动的历史
副指挥赵东鸣披露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三大亮点
延续奥运风格 城市交通等国庆志愿者服装亮相
国庆最后一次演练今日举行 庆典"轮廓"初步呈现
国庆受阅官兵伙食曝光 荤素搭配营养丰富[组图]
各地现另类爱国热潮:发型庆"国庆"(组图)
图片新闻:
中国三峡水电站入选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
川南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历史上溯2000年(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