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工程总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三峡工程累计耗资超概算数倍”的报道“不真实”。截至目前,三峡工程累计投资1800多亿元,比工程概算投资节省近200亿元。
近日有网络媒体报道说,“包括库区移民工程在内,中国的三峡大坝建设共耗资2542亿元(372.2亿美元),比之前预算的超出数倍。”
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这个报道出现了计算错误,将投资项目进行了重复计算。他说,三峡工程投资的情况是,截至今年6月底,三峡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849亿元,其中枢纽工程798亿元、输变电工程358亿元、库区移民工程693亿元。1849亿元总投资已包含移民投资在内,而这个报道将总投资又重复加上了库区移民投资的693亿元,得出了总投资达2542亿元的错误结论。再以此与单一的枢纽工程静态投资概算进行比较,得出超预算的错误结论。另外,这个报道中,把三峡工程的预算总投资说成570亿元,也是错误的。
中国三峡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介绍,1992年国家批准的三峡工程建设的静态投资概算为900.9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概算约500.9亿元、库区移民工程概算约400亿元,同时核定的动态投资概算为2039亿元。曹广晶说,静态投资概算与动态投资概算的差别主要在于,动态投资概算考虑了在三峡工程17年漫长的施工期内,资金消耗中有物价指数的变化和银行利息消耗等。他说,与动态投资概算相比,到目前为止,三峡工程建设实际上节省投资约200亿元。
三峡工程首次迎来高水位运行的挑战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进入第二天,三峡坝前水位开始按“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规程缓慢上升,经过17年施工建设的三峡工程迎来了新的全面挑战。
经国务院批准,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自15日凌晨正式启动,至16日20时,三峡库区坝前水位自起蓄时的145.87米上升到148.43米。按照相关规程,到今年11月,三峡水库水位将达到175米设计高程,届时,三峡工程施工建设除新增和缓建项目外将随之画上句号。
三峡工程自2003年蓄水发电以来,一直在低水位状态下运行,三峡库区地质、生态灾害的控制、长江上中下游生产、生活和通航用水得到了较好保证。但工程枢纽建筑物、库区泥沙淤积情况、以及水质、地质变化等方面还必须在175米水位得到监测、检验和实证。
中国三峡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只有当水库水位达到175米时,很多问题才能得到实践的检验,“否则都只能停留在想象上”。
高达185米的三峡大坝属重力坝,靠自重抵抗上游水压力和其他外荷载。根据设计,大坝稳定荷载至少应是水压力、泥沙压力、风浪冲击力和地震力等滑动荷载的三倍。随着水位上升,大坝变形和基础渗流都是监测、检验的重中之重。
水位达到175米时,三峡电站世界最大的70万千瓦机组将首次面临113米水位落差的考验。记者从中国三峡总公司机电部了解到,三峡机组具国际领先水平,为保证高水头下稳定运行,每台机组的功率都有8%的预留空间,实际为75.6万千瓦。
泥沙问题是世界性的水库建设难题,也是本次蓄水的重要监测项目。在工程设计之初,曾有人担心175米的水位会导致位于水库回水末端的重庆港淤死,故建议蓄水至156米后,先观察6年再伺机达到175米。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中心主任袁杰说,由于近年长江上游修建电站、退耕还林、径流量周期性减少等因素,上游来沙量持续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比预想要好。去年172.8米试验性蓄水期间,泥沙淤积对重庆港影响较小。
他说,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这次试验性蓄水,将验证原有数学模型、观测分析泥沙淤积冲刷规律,便于在高水位条件下开展各种实证研究分析。
自2003年水库水位达到135米后,长江支流每年都发生水华。中国三峡总公司已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把香溪河作为典型支流进行研究,力图通过污染源控制、水库调节、生物防治等手段抑制水华。
曹广晶表示,受气候影响,再加上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华防治的长期努力,今年以来,水华发生严重程度已明显降低。
记者从中国三峡总公司科技与环保部了解到,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三峡库区水质保护,用于库区和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超过400亿元。对于珍稀鱼类,相关部门也将做好监测安排。
据介绍,得益于主动治理、居民搬迁和监测预警,三峡库区发生造成大规模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影响通航安全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小。目前,库区地质总体平稳,治理后的边坡没有出现坍塌或滑坡现象。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说,长期研究表明,三峡工程所在地的地震地质条件相当优越,不具备引发较强水库地震的条件。同时,三峡大坝抗震设防标准留有充分安全裕度。三峡工程蓄水后,虽然库坝区微震频度明显增加,但迄今为止所发生的水库地震的地段都在预期范围之内,且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岩溶、矿洞分布地区、震级小于3级的浅层微震。
曹广晶说,三峡水库向175米的最终水位蓄水,对水库调度和电力调度也是一个试验。目前各种条件较工程设计之初都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根据新的情况对原来的调度规程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调整和优化。(熊金超吴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