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警产能过剩 车企“马不停蹄”暗战扩产2009年09月11日 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全球汽车业和气候一样,变化莫测。刚为中国汽车业连续7个月销量超过美国欢呼,并为供不应求而烦恼的中国汽车企业却意外听到来自主管部门的警告。近日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发改委官员提出汽车有产能过剩的苗头。
但与政府官员的担忧相反的是,各大汽车厂对产能过剩不以为然。不管是外资还是自主品牌,汽车巨头仍然信心十足,准备大干一场。
是什么力量驱使中国汽车业二次陷入产能过剩的危机?中国汽车业是否会重蹈2005年产能过剩的覆辙?跃跃欲试挑战美国汽车老大地位的中国汽车业,该如何左右自己的命运?
急速前进的中国汽车业正陷入潜在的危险。在连续7个月当上全球月销量冠军后,8月复苏的美国市场再次夺回宝座。与此同时,产能可能过剩的阴影正向中国汽车业罩下来。在天津国际汽车论坛上,政府主管部门毫不客气地点出,中国汽车业初露产能过剩的苗头。
面对官方的警告,多家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高层不以为然,并表示,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未来仍计划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而国内整车集团似乎更能领会政府部门的意图,将视线转向了收购兼并、联合重组。
传统汽车、新能源车产能或过剩
9月,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发改委行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表示,“2010年、2013年的汽车业规划产能将大大高于汽车市场需求,如不及时加以调控和引导,汽车业将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此前,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等国内汽车巨头曾表示,2010年至2011年销售目标均在200万辆至300万辆;奇瑞汽车计划最晚2012年实现100万辆产销目标;北汽集团计划2010年的产销目标为150万辆、2011年产销量达200万辆;比亚迪汽车也计划两年内产能增加80万辆,现为40万辆。中航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赵桂斌也表示,“2011年计划销售整车40万辆。”据记者估计,2012年前后中国汽车产能将超过1600万辆。
这一次汽车业似乎无法逃脱与钢铁、水泥做伴的命运。8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钢铁、水泥、多晶硅、风电作为被抑制产能过剩的行业。而4年前同样曾列入产能过剩的汽车业此次幸免于难。不过,陈斌指出,“汽车行业虽然没有作为抑制产能过剩的行业提出,但还是有一些苗头的。在会上,我提出要高度重视汽车行业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在谈到汽车产能过剩会有多严重时,陈斌指出,产能利用率可能不足70%。
联想到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旦政府出手调控,汽车业将进入2005年以来的第二次寒冬。据了解,两大合力导致中国汽车业迅速从产能不足转向了潜在的产能过剩。
第一, 传统汽车扩产热情不减,并呈现加快速度、加大规模扩产的趋势。6月至8月以来,汽车企业扩产计划不断传出,且通常计划在2012年前后完成扩产。
以长城汽车为例,今年2月初,“长城天津汽车零部件及物流出口项目”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原计划3年内建成年产5万辆的整车项目。但8月长城汽车就改变计划,拟扩建至年产50万辆整车及配套零部件,总投资由此前的30亿元扩大到84.7亿元。
另一个急于扩张的就是长安汽车。6月、7月两次宣布扩大产能。其重庆鱼嘴新基地6月正式动工,2012年一期建成投产,规划年产30万辆整车、100万台发动机,并最终将建成60万辆整车、200万台发动机的产能。7月,长安汽车又北上扩产,在河北定州原河北基地的南部建设占地1000亩的新区基地, 2012年全部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50万辆,比目前产能增加30万辆,主要生产传统微车。届时,长安汽车产能将接近翻倍。
第二,在传统汽车产能扩张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基地投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发改委、工信部官员均点明批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投资过热”。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辛国斌指出,“新能源汽车不能一哄而上,要防止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并称,“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在上,一些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地区和企业盲目创造条件也在上。”
目前在建新能源汽车项目或规划产能远远超过政府规划。今年3月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在2009年至2011年的规划期内,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各地规划产能总和已经远远超过50万辆。如果加上违规、私下建的,超出幅度将更为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