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刺激“居民消费”为经济增后劲
面对外需不足,除了依靠投资需求,切实扩大居民消费也成为政府一揽子计划的着力点。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政府采取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低保标准,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全面实施家电、汽车下乡,减征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等措施,并计划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挖掘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带动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
庄健说,过去半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实现快速增加,表明政府大力度扩大消费的举措正在发挥效果,尤其是“家电下乡”以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带动中国8亿人口的农村市场提前释放消费潜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329.6亿元,同比增长13.9%,而县及县以下零售额为3013.6亿元,增速高达16.7%。农村消费延续一季度增速首超城市的奇迹,再次高出城市近3个百分点。
在各项消费中,受政府扶持政策鼓励,4月份国产汽车产销双超115万辆,再次创出了月度新高,位居全球汽车销量第一。4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也结束了持续10个月的环比回落,略升0.02点。前4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9.3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拉动一、二线城市消费潜力,国务院日前还决定,中央财政安排70亿元用于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据测算,这一政策有望拉动汽车和家电消费约5000亿元。这是我国出台的又一项旨在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对于经济的拉动效果值得期待。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说,当前虽然受外部环境影响出口尚未复苏,然而国内消费以及消费带动的相关产业反弹,为中国经济的上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消费潜力仍待挖掘 危机“倒逼”发展方式转变
历史经验表明,外部经济形势严峻,会对经济发展方式产生“倒逼”作用,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打开空间。
面对金融危机,政府一方面通过扩内需稳外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方式向消费驱动型转变,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希望,不能再依靠出口和投资的驱动,而应启动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这不仅将给中国带来新一轮增长,也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杜大伟说。
不过,尽管当前全社会消费需求出现加速增长的好势头,但专家们表示,中国目前消费潜力仍有待挖掘,从长远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庄健说,从投资需求看,目前中国经济回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项目投资,民间投资受投资门槛和信贷等因素影响,很难进入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针对这一问题,最新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带动社会投资。庄健认为,这无疑传递出一种积极信号,从长远看,投资需求的进一步释放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终需要民间投资的跟进。
此外,与投资相比,目前消费需求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相对不足,社会保障不健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全社会的消费增长,尤其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落后至少10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在现有支农力度基础上,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市居民。随着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民将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将越来越高。”
对此,杜大伟也表示,中国政府正将更多资金投向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这将有利于消除低收入群体的后顾之忧,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提供稳定的驱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