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催生订单 中国东部沿海有望率先经济复苏(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述评:千方百计扩大内需——聚焦我国4万亿投资计划的初步成效
新华社记者 韩洁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对外贸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外部需求的急剧萎缩,政府高瞻远瞩,坚定信心,在稳住外需的同时,立足全面扩大内需,果断出台了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半年多来,各项调控举措初见成效。
投资、信贷驱动“消费马车”加速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一部分企业因海外订单锐减陷入经营困难。在“出口马车”速度放慢的背景下,政府加大公共投资拉动“消费马车”前行,成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内容。
自去年四季度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中央加大了政府公共投资力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显示,4万亿元投资中,中央投资总额为11800亿元。截至4月底,今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已累计安排下达5189亿元,执行进度为57%。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30.5%,投资增速迅速反弹表明4万亿元投资计划效果正在显现,尤其表现在政府支持的一些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增长力度更加明显。
数据显示,4万亿元投资中,15000亿元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4000亿元投向保障性住房、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庄健表示,政府加大投资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一方面增加投资本身会带来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投资带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增多,必然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增加劳动力收入,间接扩大了消费。”
统计显示,在政府一揽子计划带动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进一步发挥。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长6.1%中,消费拉动4.3个百分点。今年前4个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在投资和消费增速“双加快”的拉动下,我国经济运行正在显现出积极变化。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犹如世界经济上空的沉沉黑云,滚滚翻卷,不断蔓延。为应对危机,世界各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定金融、刺激经济的政策。去年11月,中国政府果断决策,迅速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及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 >>>详细
克鲁格曼一直认为,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并非源于比较优势,而主要与中国政策相关。克鲁格曼说,中国本质上应当是一个资本进口国,但是由于金融政策变成了资本输出国。中国目前贸易盈余占GDP比例为10%,就说明了很大的问题。当世界经济恢复的时候,中国应当充当一个不同的角色、不再是贸易大国,相反,中国内需会大幅增长,并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很难说上述情况何时会发生。
对于中国从出口拉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型所需具体时间,克鲁格曼认为,想要通过出口来恢复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太可能的,中国需要马上开始着手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未来三年,将会是中国经济转型或过渡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中美关系的变化、全球银行监管体制的变化等都将在这段时期内发生。
厉以宁指出,一是要抓紧时间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把经济增长点质量放在首位;二是要抓紧时间实现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的升级,使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熟练技工的比重上升。只要实现了这两方面的转型,中国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工业强国,才能既是世界制造中心,又是世界的创造中心。
过去几年经济高速增长,确实在相当程度上是依赖国外市场,我们的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有效的释放,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还有没有这么一个市场在等着我们,很多人都说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它面临去杠杆架的痛苦过程,包括消费者也要去杠杆架,以前是透支消费,过渡消费今后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今后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允许我们产能有扩张。这就意味着我们未来经济增长的模式需要有新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