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外交部回应兽首拍卖:事先不知情 / 答问 蔡铭超否认自我炒作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实录 -警方称境外黑社会向内地投3亿假币 养老等社保结余资金1.52万亿 -今年两会不审议4万亿投资 委员称与外国比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贵 -中国持有1.4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占外储37% 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质检总局称多美滋合格 "结石"病因成谜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将出台 -陈德铭称欧洲采购没花冤枉钱 还将组团赴欧投资 中铝公关力拓 -三元竞买三鹿核心资产 出价约8亿 传可口可乐内部反对并购汇源 -国资委确认筹建新公司管理央企资产 严肃追究央企投资决策失误 -专家:房地产调控规划会以更重要的形式出现 楼市年内料持续低迷
首页>>房地产
央行专家:一年内肯定有房企资金断裂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3 月 0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应如何防御这场席卷世界的金融寒流?昨日,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和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周春生,针对目前的金融热点问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和和讯网的联合采访。

银行需警惕2010年风险

NBD: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信贷出现逆周期增长,有人说是因为银行贷款门槛降低,您怎么看?

焦瑾璞:过去三个月信贷增幅加快,但基本面属正常。我们可以看到M2虽然增长较快,但是M1变化不大。1月份信贷增长了1.62万亿,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额度,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一部分贷款是与政府贷款配套的。包括去年政府的配套设施投资,以及去年9、10月份后的中央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投资集中表现在1月份,主要是因为贷款前期有一些工作。贷款程序基本上去年10月份开始,一直到年底有一个年终决算,然后在1月份集中表现出来。

第二,以前主要通过央行票据吸收金融系统和经济中的流动性,但实行积极的刺激政策后,央行票据发行量减少了,企业票据贴现相应地增加了。我们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在1.62万亿元贷款里,票据融资占了40%左右。

第三,因为开始不再强调贷款规模控制,我想可能有一些以前打政策擦边球(例如信用卡贷款,个别信托产品等)的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回归了“正轨”。这部分贷款由表外纳入表内,信贷总额也就增加了。

结合以上三点,可以说不能从1月份贷款的发放判断今年全年的发放,也不能判断这就是银行降低了审贷标准。我想,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商业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防范是高度紧张的。各家银行都有一些自己的标准,不可能大幅地降低这个标准。

NBD:您怎么看信贷增长可能产生的呆坏账风险?

焦瑾璞:2009年银行业还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2010年以后会怎么样还不能下定论,主要是考虑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可能会一波一波地冲击到我们的实体经济,进而影响到我们贷款质量的一些变化,这个问题恐怕是我们下一步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年内肯定有房企资金断裂

NBD:在中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在当前房价如此高的情况下,一些地产商和学者认为房价不能下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房价下跌会造成严重的金融风险,你们怎么看?

焦瑾璞:确实中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联系比较多,主要是资金链方面的联系。尤其是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初期,开发商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银行。我感觉房地产业下跌和金融风险肯定有联系,但是要看银行与房地产具体的资金往来。个人的消费性贷款的前景非常好,我担心的是房地产商开发贷款方面与银行的联系。我大胆地预测一下,如果现在的形势持续下去,不到一年时间内,肯定有些房地产企业资金会出现断裂。但这也是市场经济正常现象。

周春生:我国整个的金融体系有一道防火墙,资本并没有对外开放,人民币并没有完全自由兑换,加上我们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作为基础,所以从整体上来看,中国金融体系是相对安全的,人民币也是相对安全的。 (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相关文章:
樊纲:勿因几个公务员想买便宜房就制定政策 多家房企资金链紧张
央视:广东多家房企资金链紧张 市场调整不可避免
中国一半房企将倒闭 半数开发商恐因资金紧张破产
80家公司高管薪酬涨幅逾四成 房企涨幅最大
"房企破产第一案":业主愤言"想咬死开发商"
13家房企跻身"百亿俱乐部" 销售艰难被迫大打折
上市房企利润率同比普降 多家公司或现账面亏损
流言频袭大房企 中小房企放烟幕打击竞争对手?
图片新闻: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 贾庆林作工作报告[组图]
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 政协委员"名人"汇聚[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