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多数省份年底基本解决工资历史拖欠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超433亿 -五原因致事故频发 食品安全法草案对症下药 消费者可索赔十倍 -资源产品关税调整 焦炭冲击最大 汽油进口关税降至1% 08税率表 -火车票预售期各地自定 北京提前4天卖 学生票预售期延长为20天 -全国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36亿 金融审计移送大案线索42件 -中国IPO融资超3700亿 A股蝉联融资桂冠 中小股民如何分一杯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具实施条件 原则获批 奥运会前推出 -明年将正式收取央企国有资本收益 上缴比例最大为10% 答问全文 -中国医改基本思路总体框架初步确定 -股市08年元旦连休4天 春节休7天 近九成机构认为明年不会走熊
2008贸易大考:摩擦高发年 其痛如影随形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2 月 2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8年仍将是中国贸易摩擦的高发年。

岁末年关,中国贸易摩擦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被称为中国入世后“反倾销第一案”的铜版纸反倾销案以中方“胜利”而暂告一段落。然而,铜版纸案并未给中国2007年贸易摩擦画下句号,以此案为开端,美国一反23年来的做法,开始频频对其认为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国开展“反补贴调查”。

回头看这一年,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宠物饲料、海产品、牙膏、奶糖、玩具、钢铁……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一浪高过一浪,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正在经受着信任危机。

接受本报采访的多位专家一致认为:由于中国贸易总量巨大、增长迅速以及中国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明年的贸易摩擦不会减少。

摩擦之困

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从1995年起,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世贸组织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1/6针对中国。在2006年下半年新发起的103件反倾销调查中,有36件是针对中国的,几乎占全部案件的1/3。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86起,同比增长37%,涉案金额20.5亿美元。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在本月的一次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贸易摩擦压力加大且形式多样,反补贴成为当前贸易摩擦新热点。

据商务部相关人士介绍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呈现四大征兆:一是涉案产品范围不断扩大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电等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是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呈扩大化趋势。目前,印度、土耳其、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占案件总数的60%。三是从贸易保护手段看,反倾销仍是对中国使用最多的贸易救济手段。此外,发达国家同时还利用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标准、检验检疫等非关税壁垒和手段,限制中国产品出口。四是贸易摩擦逐步由货物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由企业微观层面向宏观体制层面延伸: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等方面,中国面临的压力增大。

成长的烦恼?

对于贸易摩擦,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是国外对中国贸易歧视所致。本报采访发现,不少专家认为,不能把贸易摩擦归咎于歧视。贸易摩擦是世界经济中的常态。应当说,任何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发展都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利益共享,又有利益冲突。据WTO统计,1995年初至2005年底11年期间,41个WTO成员通报了2840件反倾销调查案件,38个WTO成员通报了1804件反倾销措施决定,全球共有98个贸易体遭受反倾销投诉。

我国也在主动发起对别国的贸易调查。据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孙振宇大使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国反倾销实践十周年研讨会上介绍,我国对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48起,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的136家申请企业,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宝钢、武钢等大型生产企业和一批中、小型企业。经过调查,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有35起。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赵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要用平常心来看待贸易摩擦多的问题,不能说中国就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中国有望超过德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即使国际贸易摩擦没有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贸易总量增长,贸易摩擦数量也会有所上升。况且,目前贸易摩擦中“两反一保”案件涉及的金额只有几十亿美元,相对于中国上万亿的贸易额来讲,比例还是很低的。

按规矩出牌

贸易摩擦是国际贸易的常态,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熟视无睹。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中国不按照WTO规则办事的情况并非不存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认为,除了中国贸易规模大等主要原因之外,中国自身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一直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如它们认为国企就不是一种纯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政府对市场干预太多,土地的无偿划拨等旧有措施被国外视为“补贴”之举。

尤其对是政府补贴的指责,尽管中国政府多次做出否认和澄清,但是,从2004年加拿大对中国企业户外烧烤架发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开始,反补贴调查逐渐成为贸易摩擦的热点。今年我国又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共遭受8起反补贴调查。

成本优势与福利之痛

贸易之争,价格往往是个核心问题。中国出口商品低成本导致的“价格优势”是中国产品风靡世界一个主要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个“优势”似乎“赔了夫人又折兵”,也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

“中国的出口其实并不具备什么成本优势,只不过是没有把很多成本算进去。”对于中国出口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的说法,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季铸很不赞同,“现在很多企业的劳动工资并不包括医疗、养老等保障,矿产资源几乎是免费获得,环境还可以随意污染。这些成本加进去,还能有什么优势?这种所谓的‘优势’,其实不是建在效率的基础之上的。不断上升的贸易摩擦与我们掠夺式的发展模式不是没有关系的。”

诟病最多的是劳动力成本低廉。一位人士曾撰文指出:一国的劳动力在低成本的口号下,以自己的廉价付出为另外一国的劳动力打工,这正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写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一个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的高层论坛曾表示,现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是不完全的劳动力成本,特别是农民工,仅仅够吃,连住都是非常困难的,还有就是没有建立比较好的社会保障。“我们以廉价的劳动力去出口,牺牲了国内劳动者的福利,用低价的产品出口,世界上享受了中国低价劳动力的好处,不但没有得来好评,反而增加了摩擦。”吴晓灵说,应该提高劳动者的待遇,最起码应该坚守最低工资保证,应该给所有的劳动者上好“三险”,只要这两条落实了,劳动力成本就会上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认为,随着中国加强对劳动工人的利益保护、对环境污染的严格控制以及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国际接轨,这些成本都在不断上升,“中国制造”的优势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寻找高附加值的、品牌化的外贸增长方式将是中国未来外贸的发展方向。

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专家预言,2008年贸易摩擦不会减少。(实习生 董宝音)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文章:
吴仪:中美贸易摩擦应通过磋商和合作加以解决
中国将在俄越建IT工业基地 中欧贸易摩擦有望减少
我国上半年遭遇贸易救济调查32起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升级 输美钢铁遭3次双反裁定
贸易摩擦频频 中国企业出口承受重压
中国贸易摩擦去年涉案金额逾20亿美元
中科院报告预测2007年中国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贸易摩擦中增加对话 今年GDP增速望超10%
图片新闻: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发布 鼓励外商投资非常规能源
中国因荒漠化每天损失1.5亿 设立100万加元治理专项基金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08年经济金融行业形势分析预测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08年走向 解读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更多>>